国货眼霜天花板是怎么炼成的?丸美用23年深耕眼护终登顶!
最近美妆行业被一则消息搅得热闹非凡,丸美荣获“国货眼部护理第一品牌”称号,这消息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在众多美妆品牌中,丸美究竟是如何脱颖而出,坐上这“第一品牌”的宝座的呢?
丸美的登顶之路始于2002年的战略选择。当中国美妆市场被国际品牌主导,丸美创始人孙怀庆博士敏锐洞察到眼部肌肤又薄又脆弱,是最难护理的。眼部肌肤厚度仅为面部1/3,缺乏皮脂腺却每日承受2万次眨眼运动,抗衰需求远高于面部。“丸美一诞生,就选择从眼霜这个最难的开始。”这份迎难而上的勇气,是丸美成为“国货眼部护理第一品牌”的开端。
在多数国货扎堆大众护肤赛道时,丸美以“东方眼部护理专家”的定位切入,推出首款定价160元的眼霜产品,成为国内首个专注高端眼霜研发的品牌。2007年“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广告语,将眼部抗衰需求与品牌深度绑定,开创了“单品类突破带动全品牌发展”的独特路径。从那以后,丸美在眼部护理领域一路乘风破浪,如今已累计售出超6500万支眼霜,悉心呵护了超2000万双眼睛,为无数爱美女性提供了眼面结合的抗老方案。
在产品迭代升级方面,丸美匠心独运。从1.0到5.0的弹弹弹眼霜,首次提出日夜分时护理体系,为眼部肌肤提供了更精准的护理方案;小红笔眼霜3.0升级后,实现“涂抹+提拉”双重抗老,满足了消费者对高效抗老的需求;搭载独家成分重组双胶原pro的小金针眼霜,更是展现了丸美在成分研发上的深厚功底。
丸美深知,高端不能仅靠价格来定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科技力。在科技研发和原料创新方面,丸美可谓是不遗余力。一支丸美眼霜的诞生,绝非易事,它必须历经基础研究、原料开发、原料生产、配方研究、生产制造、检验检测、功效评测这七个关键步骤的严苛锤炼。这种全链路、一体化的把控能力,在国货美妆领域堪称罕见。
据相关数据显示,丸美已经完成了80余款原料的储备和20余款原料的转化应用,手握450余项核心技术。在学术研究方面,它也是成果斐然,相继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48篇学术论文,其中19篇为SCI国际期刊论文,SCI期刊总影响因子达91.51。此外,丸美还成立了拜斯特药业和具备CMA资质认定的美域医学检测中心,通过整合医药与新材料领域的资源,进一步提升研发实力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同时开展全面的化妆品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研究。
在深化眼部护理产品研发的基础上,丸美还在不断推动眼部护理行业的科学发展。2024年4月,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发布的T/CIET414—2024《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眼霜》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针对眼霜领域的团体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眼霜的产品质量及企业标准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远高于“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而丸美作为该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无疑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眼霜在安全性、有效性、创新性等方面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此次标准制定中,丸美深刻洞察消费者痛点,创新性地将多项关键指标纳入评价体系:针对“使用眼霜引发脂肪粒”的市场难题,首次将“不致脂肪粒”作为核心指标,既引发行业对这一痛点的关注,督促企业深化研究,更体现了丸美对自身产品安全性的高度自信;为响应化妆品完整版安全评估要求,丸美首创性引入“生物相容性指标”,通过严格实验验证确保产品与眼部肌肤的适配性,彰显对消费者健康的极致负责;在功效评价方面,标准不仅对眼霜的保湿、抗皱、紧致等多维度功效改善率进行数据化量化,还详细规定了测试方法,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科学评估范式;此外,丸美将“自研核心原料应用”列为创新评价指标,强调“自研自产核心原材料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此推动行业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体现其作为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同年7月,丸美生物更是联合3位专家院士、5位医生博士,发布了国内首个关于眼部护理的指南——《国人眼部护理白皮书》。该白皮书是一部“系统性、精细化、专业性、科学性、领先性”五维突破的国人眼部护理指南,是一部国人眼部护理趋势洞察报告,也是一部眼部护理的百科全书,更体现了丸美的发展,是中国眼部护理赛道崛起的代表案例。
正如巴菲特所言,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有一条坚固持久的“护城河”。在过去的23年里,丸美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产品迭代,在眼部护理赛道构建了一条“宽且深”的护城河。从研发到标准制定,从产品到品牌影响力,丸美正以长期主义的姿态,引领中国眼部护理行业的崛起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