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大厅放置空调外机引争议 院方回应为药品储存安全
近日,一段拍摄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显示,该院三楼门诊药局外竟摆放着三台空调外机,而仅三四米外就是排队等候的患者。热风呼呼直吹,患者们汗流浃背,有人无奈调侃:“看病还得先‘蒸桑拿’?”35
药品要“冷”,患者却“热”?院方回应引争议
面对质疑,医院工作人员解释,由于近期哈尔滨持续高温,药局室内温度已达31℃,而药品储存要求必须低于25℃。由于药局位于大楼中心区域,无法直接安装外机到外墙,只能临时将外机放置在大厅,并采取间歇性开启的方式控制温度37。
然而,这一解释并未完全平息争议。不少网友质疑:
“管线太长”是理由吗? 有网友指出,医院完全可以通过延长管线或调整安装方式解决,而非让患者“吸热风”5。
“临时措施”为何影响患者? 医院虽称已调整排队窗口,但仍有患者反映热风干扰明显,尤其是老人和小孩9。
“三甲医院”的规划去哪了? 作为百年老院,基础设施设计应更周全,而非让患者为管理疏漏“买单”7。
整改进行中,但问题远未结束
目前,医院已关闭空调外机并承诺重新规划安装位置,但这一事件暴露的深层问题值得深思:
应急管理缺失:高温天气并非突发情况,医院是否提前制定过药品储存的应急预案?
患者体验被忽视:药品安全固然重要,但患者就医舒适度同样不可忽视。
建筑规划不合理:现代医院设计应兼顾功能性与人性化,避免类似“外机放大厅”的尴尬9。
网友热议:医院温度该“冷”还是“暖”?
事件发酵后,舆论分成两派:
支持方:认为药品安全是底线,临时措施可以理解。
反对方:质疑医院管理粗放,患者权益被牺牲。
有网友一针见血:“药品需要25℃,但患者的就医体验难道不需要‘温度’?”9
结语:医疗服务的“温度”不该只停留在口号
医院的核心是治病救人,但细节决定体验。此次事件虽小,却折射出医疗服务中“效率优先,人文滞后”的普遍问题。希望整改不仅是挪走外机,更是对医院管理的一次反思——真正的“三甲”标准,不该让患者在热风中等待79。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