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代价。瑞士名表辱华48小时损失亿万,中国消费者愤怒回应!
#高铁2小时直达旅游圈#
谁能想到,一张照片能让瑞士的名表跌下神坛?
8月15号,斯沃琪在官网挂了张广告,模特手指一拉眼角,硬生生扯成细缝。这个动作,说实话,看着就让人不舒服。闹得全国沸腾,网上骂声一片。有人说这就是歧视。有些人还觉得可能是无心,但现在谁还信这种说法?
仔细想,手表本来是用来显身份的。结果,这一下子,斯沃琪的身份直接翻车。国内投诉像下雨一样砸向客服,商场半夜直接撤柜。黄金位置都没了,品牌方哭都来不及。有人把表带剪断拍照,发到网上。说真的,这种事慢一步都跟不上潮流。
48小时里,斯沃琪股价跳水,市值蒸发几个亿。不是开玩笑,这就是中国市场的脾气。别看平时消费安静,真碰到事,谁都不让步。你说这广告出得是巧合吗?不是,根本就是踩雷。
其实,“眯眯眼”这种动作,老外早在几百年前就玩过。什么“猪眼”“小眼睛”,都成了他们拿来调侃的标签。电影里、杂志上、歌谣里,总是把亚洲人画得怪模怪样。多少年了,还在继续。国际比赛做这种动作,直接被罚,没人觉得这是玩笑。
网友不傻,看见广告就问:“都2025年了,品牌还敢搞这套?”有人直接抵制,连斯沃琪旗下的浪琴、天梭、欧米茄都一起拉黑。中国人不是没见过世面,但这种歧视谁都不忍了。
最离谱的是,斯沃琪处理问题还慢。投诉来了,第二天深夜才发声明。说删了广告,感觉很愧疚。可欧洲、美国官网还挂着同样的图片,港澳台也没及时删。直到8月17号才全删完。你说这算诚心吗?道歉都不带诚意,谁信你?
有人扒财报,斯沃琪2023年在中国赚了26亿瑞士法郎,占了三分之一。2024年业绩不好,又怪中国市场拖后腿。赚钱的时候中国是宝,出事就推责任,这算盘打得真溜。还有人发现国内卖得比国外贵,售后有问题还说是“环境因素”。这种态度,谁能忍?
有点像在饭桌上吃饭,掉地上的菜还怪桌子歪。你给我钱,我还要嫌弃你。这种傲慢,一次次被揭穿。大家不是没脾气,只是平时不说罢了。
其实不止斯沃琪,2018年一家意大利品牌也踩过雷。广告里丑化中国,设计师还出言不逊。后来道歉了,可没见有什么实际行动。最近又推出猪年半袖,还玩中国元素。网友直接吐槽,是不是专门来恶心人?
电影圈也有类似。前些年《雄狮少年》角色“眯眯眼”形象,引发很多争议。画家说外貌不重要,精神才是关键。可大部分网友不买账,觉得有点自黑。外貌是第一印象,精神再好,真让人不舒服。
这些年,许多国际品牌都想在中国赚钱,可对文化却没啥尊重。一次次踩雷,不知道是没学会,还是故意试探底线。每次道歉都跟走流程似的,最后不了了之。是不是觉得中国人骂完就算了?这回斯沃琪的损失可不是虚的。
消费者这次真是用行动说话。投诉、退货、撤柜,抵制浪潮刮得比台风还猛。网络话题爆了,大家晒图剪表带,像是给品牌上了一课。不是光嘴上说说,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有观点说,抵制是好事,能让品牌记住教训。也有人觉得,等风头过去,大家还是会买单。可这次市值暴跌,不是小事。不管你品牌有多大,中国市场都不是提款机。想赚钱就要尊重,没人愿意被歧视。
其实,品牌要是懂事,怎么会这样?明明靠中国市场吃饭,还端着架子。结果呢?被打得措手不及。买表本是身份象征,结果成了丢脸的代名词。
网友说现在的品牌胆子真大,敢玩这种把戏。还有人不信道歉,说双标太明显。有人吐槽,赚钱靠中国,嘴上瞧不起中国,这种心态能撑多久?
这么看下来,品牌赚中国人的钱,最终还是要看态度。不是捏着鼻子忍一忍就过去了。你不尊重,谁会给你机会?讲道理,嘴上的功夫再多,不如行动实在。中国市场早不是几十年前了,说白了,大家都不傻。
现在问题来了,假如国际品牌真的做到尊重中国文化,不再踩雷,中国人还会为一块手表买单吗?还是更愿意把尊严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