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可自由,审美各有不同,这次去上海见识到身材好的越穿越凉快,原来时尚背后藏着不一样的生活态度
你说穿衣自由,审美多元,真的吗?我昨天在上海逛街,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走在街头看到一位身材不错的姑娘,穿得还挺特别的,简单的T恤配个牛仔短裤,凉得我都替她捏把汗。说实话,那个火热的暑气都被她那一身透气的衣服给带走了。就觉得,她这身打扮,算是把时尚和生活态度结合得最直接也最有趣的例子了。
我就在想,平时在朋友圈里看到那些花里胡哨的“时尚指南”,其实谁都知道,现在的审美千差万别。有人喜欢穿得性感点,有人偏爱遮掩点,其实都挺正常。可是偏偏社会还乱搞所谓“标准”,觉得一定要穿得前凸后翘、无隐藏地炫耀身材,才算是真正的“时尚”。我看过一个微博段子,说“当你穿得少了点,别人就说你“大胆”。”这里面门道不少,人们对于“自由穿衣”的普遍认知,似乎还停留在“要跟风”或者“引人注意”这两个极端。
趁着这次上海的行程,我特别留意了本地的年轻人。你知道吗,那儿的很多女生,是完全不在意社交媒体上所谓“审美标准”的。有人穿得朴素到尘埃里,却依然身材窈窕。一身随便的休闲装搭配,反而凸显出那种自在。真正的时尚,是不用多余的装饰,身体的线条自己就是最好的配件。这个点,在北上广都不是稀奇,但如果你到牛逼的美妆博主或者网红主播那里去看,那他们表现的,根本就是“穿得越少越美”。我就想问一句,谁给了他们这个定义?真正的自由,是身体的态度,而不是别人的设定。
我妈家附近有个老太太,正经大龄“观众角色”。我还记得她有一次坐我旁边看春晚,她看到一个女主持人,顿时就开始了点评:“你看看,这些主持人就是不怕冷,整个就像在夏天一样穿得少。男主持还稍微还会遮遮掩掩,女的怎么都没底线了。”她一边帮我拿纸钱,一边偷偷说:“你说这都什么鬼啊,现在的年轻人,穿得都是为了显身材,能不怕冷吗?”我那会儿真愣住了,心想,这么一位九十岁的老太太,关注穿衣自由,理解身材管理,细节都注意到,真让人佩服。你在想,她说“怕冷”的话题,其实反映的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但既然说到这儿,要数“时尚”的本质,也就是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人价值观,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穿衣风格。就像我那老太太,怎么看?她肯定觉得“穿得少一定是不自重”,人家可能觉得“穿得少,凉快又自在”。话又说回来,我到上海的时候,也看到不少年轻人,穿得越简单越会穿,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有的姑娘不穿高跟鞋,不化妆,就走在街上,却自信满满。这个信心,才是真正的“时尚”。
更别说那些所谓的“时尚潮人”,他们的每一次出镜其实也是在表达一种生活态度。某个街角,一对年轻情侣,男的穿个T恤短裤,女的则是随意的一件长裙,晒着太阳谈天说地。没有华丽的饰品,没有繁琐的装饰,反倒让人觉得轻松。这才是真正“自由穿衣”的生命力。想想,要不是这些“我行我素”的人们坚持,有多少风尚都是浮光掠影?他们敢于表达,不被定义束缚,这不也是一种勇气吗。
也有人会说:“你看,还是得有个尺度,别把自己搞成走光了。” 社会还是要有一些最基本的底线吧,没错。可问题是,每个人的容忍度都不同。有人穿得少,还靠自身体态占优势,结果被标签化成“性感”或者“放荡”。可有谁注意到,穿得不要别的评价,关键在于自己是不是舒服?每次回想起我的那位老太太,心里都觉得一股暖流,她虽然年纪大,但这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对审美的包容,真心佩服。
可是呢,这个时代到底怎么就跑偏了?身材好的人穿什么都好看,身材不好的人就只能藏在衣服后面?还是有人认为:“啊,穿少了就是敢于挑战传统价值观。”多面矛盾啊。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真正的时尚不会被单一的“多露少露”定义。这不,前几天看到一个资料,说全球有好几位设计师,现在提倡“无性别无年龄”,讲究身心自由。公众的眼睛里,仍然习惯用“性感”重新定义美。这也是一种社会的偏见。
反正我就是觉得,热搜上那些“街拍、穿搭指南”都只是表象,真正自信的年轻人,穿啥都能时尚。你知道的,现代人像是被盯得太紧了,总想着“攀比”“迎合”。某次和朋友聊起,大家都说:“穿衣服其实是表达自己,别让别人的想象绑架了你的生活。”但说归说,谁能做到?我倒希望,有那么一批人,是真的敢穿、敢露,也敢不露。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下次还看谁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