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介绍

一份教科书级的“政治太极”:日本看完阅兵后的“和平”回应,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发布日期:2025-09-11 19:21    点击次数:58

引言

一场盛大的阅兵,是一面镜子,不仅照出了自身的强大,也照出了旁观者复杂甚至扭曲的心态。

在北京“九三阅兵”的雄壮军乐声散去后不到24小时,作为这场历史纪念活动中最特殊的“观众”,日方终于给出了一份回应。这份回应,堪称一份教科书级别的“政治太极”:措辞谨慎、姿态平和,嘴上句句不离“和平”。

然而,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层和平的糖衣之下,包裹的既不是反思,也不是坦诚,而是满满的尴尬、心虚和言行不一。

一、嘴上的“和平”,与不便评论的“意图”

我們先来看看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的原话。

他表示,对中方举行阅兵的“意图”,日方“不便评论”。

这句“不便评论”,简直是整份回应的“题眼”,充满了只可意会的微妙。

为什么“不便”?有什么难言之隐?

因为中国阅兵的意图,再清晰不过了:铭记历史,缅怀被侵略者杀害的先烈,警示后人,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这个意图,光明正大,义正词严。

日方之所以“不便评论”,恰恰是因为,作为当年的加害国,他们无法坦然地直面这个“意图”。

直接批评?显得蛮不讲理,会激起全亚洲的愤怒。公开赞同?等于承认自己的历史罪行,会得罪国内的右翼势力。

所以,一句轻飘飘的“不便评论”,就成了他们掩饰内心尴尬与矛盾的唯一选择。

这哪里是中立?这分明是一种心虚。

二、身体很“诚实”:和平宪法下的扩军之实

紧接着,“不便评论”之后,日方立刻抛出了标准答案。

林芳正强调,日本“绝不重蹈战争覆辙”,“战后始终坚持走和平国家之路”。

这句话,听起来多么冠冕堂皇,多么政治正确。

但问题是,嘴上说着热爱和平,身体却在疯狂备战。

近年来,日本在军事上做了什么,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他们不断增加军费预算,已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水平。

他们巧立名目,发展所谓的“防御性”武器,实际上却拥有了越来越强的攻击能力。

他们更是在美国的默许下,一步步地架空、甚至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的根基。

这一系列操作,哪一点像一个“坚持走和平之路”的国家该有的样子?

这简直是“狼披着羊皮”的现代寓言。

一边在口头上重复着“和平”,一边在行动上不断地“扩军”。这种言行不一,不仅是对和平宪法的嘲弄,更是对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欺骗。

三、历史问题上的“选择性失忆症”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日本对历史的态度。

整份回应,只字未提“反思”,更没有半句“道歉”。

他们谈的是“战后”,是“未来”,唯独对那场给中国和亚洲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本身,选择了回避和漠视。

这是一种典型的“选择性失忆症”。

他们似乎认为,只要把历史的那一页悄悄翻过去,只要不断地重复“我们现在是和平的”,过去的罪行就可以被一笔勾销。

这怎么可能?

中国举行阅兵,就是要大声地提醒日本:历史,是无法被遗忘的。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被摧毁的家园,是一笔永远刻在民族记忆里的血债。

一个无法诚实面对自己历史错误的国家,根本没有资格谈论未来。

它所承诺的“和平”,必然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一推就倒。

四、总结

所以,日本这份看似“平和”的回应,实际上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失败公关。

它没有展现出任何一个战败国应有的悔意和坦诚,反而充满了政治算计和虚伪。

它想安抚右翼,又不想得罪中国;想表现和平,又放不下扩军的野心。

这种扭扭捏捏、遮遮掩掩的态度,恰恰证明了,他们从未真正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

真正的和平,不是靠几句漂亮的外交辞令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建立在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对侵略罪行的深刻反省之上。

在此,我们想正告日方:请收起这套虚伪的“政治太-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们的“和平”诚意。

首先,就从诚实地面对历史开始。否则,无论你们的军费再怎么增加,武器再怎么先进,你们也永远是一个无法得到邻国真正信任的“不正常国家”。



上一篇:石油人民币结算,动摇了美元根基,委内瑞拉一步棋,美国坐不住了
下一篇:中美贸易额下滑,俄罗斯送定心丸,东盟欧盟成新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