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王洪文的家人们

发布日期:2025-07-10 18:23    点击次数:111

王洪文的家人们

编者按:王洪文,一位历经工人、军人及农民等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曾得毛泽东重托,被委以重任,指定为接班人。在党的十大上,他获提名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位列第三,位居周恩来之后,康生、叶剑英之前。

1975年3月10日,徐景贤,当时担任上海市委写作班党支部书记,致信张春桥和姚文元,对王洪文提出指控。信中提到:“据张敬标(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办公厅主任)所述,王洪文同志的处室每季度都会收到一些资金,而秀珍、祖敏等人则在节日时给予‘补助’,且声称此举已获得马老(马天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认可。我曾询问每次的具体金额,他却含糊其辞,仅言数百元,始终未能明确说明具体数额,并表示是应王洪文同志的要求。即便张敬标自己也表示:‘恐怕已经过多了一些!’”

1976年10月,王洪文被捕之际,搜查人员在钓鱼台的住所内找到了数个装有现金的信封。信封上印有上海某机关的标识。这些信封均保持完好,未拆封状态,系上海每月向他提供的津贴。据推测,这些津贴可能涵盖1976年1月至10月,总额约为一千元。在对他从上海带来的警卫员住所进行清查时,我们在废纸篓中发现了一个未开封的信封,其内容与王洪文所藏信封相同,亦为上海该单位发放的生活补贴,不过金额较少,每月仅15元。

“他若想在我们这里占便宜,门都没有。”

彼时的规章对官员公款宴饮的限制颇为严格。然而,王洪文巧妙地寻得了一剂变通的良方。徐景贤在其回忆录中如此记载。《十年一梦》揭开了这一神秘面纱。王洪文特意将他安插至工总司的得力助手马振龙身边,任命其为上海市轻工局党委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从而直接掌控了该局的实权。试制试用产品王洪文赴京任职后,马振龙便不遗余力地向其输送各式产品,以供品鉴、试用或体验。这些产品涵盖了香烟、酒水、糖果、罐头,以及手表、照相机、打火机,乃至录音机和电视机。甚至连王洪文举办宴会所需的高级瓷器、玻璃器皿等,亦由马振龙负责提供。上海市轻工局,其内琳琅满目的高档食品、家用电器、日用品以及渔猎工具,皆成为王洪文直接掌控的物资供应基地。在此领域拥有重权的马振龙,也因此日益受到王洪文的信任与重用,不仅连续四届当选为人大代表,更在王洪文的批准下,多次出访日本、阿尔巴尼亚等国家。

与王洪文迥异的是,他的家族世代以土地与耕牛为生计,始终扎根于东北的一隅山村,过着简朴而本分的乡村生活。即便在王洪文权势滔天之际,他们并未因此沾染世俗之气,随波逐流;而王洪文从政坛陨落,他们的生活依旧保持着那份宁静与恒常。

王洪文为家中长子,身后尚有三个弟弟及一位妹妹。次弟名唤王洪武。三弟王洪双于1958年应征入伍,后于1962年转业至陕西省武功县飞机修配厂供职。四弟王洪全则居于西新乡百家屯,以务农为生,不幸于1996年因肺结核离世。妹妹王桂兰则定居吉林市,操持家务。王洪文的兄弟姐妹均属于平凡劳动者,而其子孙后代则纷纷投身商界。

记者实地探访得知,王洪武与长子同住。当时,王家正享用午餐,桌上摆放着一碗白米饭及两碟炒土豆片,几枚咸鸭蛋散落其间,孩子们正争相抢食咸鸭蛋。得知记者来访,王洪武及其妻子立刻放下碗筷,邀请记者至炕上就坐。为了不干扰他们一家用餐,记者主动步出屋内。

王家居于村落的西隅,其居所独树一帜,乃一幢陈旧的土屋。而周遭环绕的,却是一排排或新或旧的村民红砖大瓦房,错落有致,颇为美观。对比之下,王家那摇摇欲坠的土屋以及显而易见的贫困景象,与京城王洪文那奢华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哥‘出事’之后,家中鲜少有外人造访;前年,一位身份不明的安徽人曾来家中一观,随后便离去,而你,是第二位踏足我家的外地访客。”言罢,王洪武便以平淡且无表情的口吻,简述了王洪文的生平:王洪文入伍仅一个月便奔赴朝鲜,投身抗美援朝的保家卫国之战;归国后,他转业至上海棉纺织17厂,担任保卫科干事;文化大革命初期,王洪文参与造反运动,进而晋升为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1971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毛主席南巡,期间,王洪文负责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并协助南京军区清除了林彪势力。党羽;此后,毛泽东主席将王洪文调至中央工作;到了1976年10月,作为“四人帮”成员之一的王洪文被依法逮捕,并被羁押于北京秦城监狱。

言毕,王洪武缓缓抬起他那昏花的老眼,继续道:“实则,我对大哥的了解颇为有限。自大哥投身军旅,离家远行直至生命的终结,我与他仅见过两次。大哥离家后,父亲始终未曾谋面,而母亲仅在他转业归来的那一年得以一睹其容。那时正值大跃进的高潮,大哥归来不久便又匆匆离去。”

在1980年某日,王洪武及其弟妹们意外地收到了前往北京探望长兄王洪文的邀请。兄妹四人迅速整理行囊,踏上征程。多年来,王洪文鲜与家人通信,亦少寄家书,故此,关于他在北京的近况,王洪武与弟弟妹妹们所知寥寥。“四人帮”覆灭之际,家人心头笼罩着恐惧。于是,在漫长的旅途中,王洪武兄妹四人心情沉重,彼此无言。抵达北京后,他们与久候的家姐团聚,随后一同前往秦城监狱探望王洪文。

在那次相聚中,他们与王洪文共度了整整一天的时光——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累计长达四小时。当天清晨,他们便早早地候在秦城监狱的接见室内。王洪文被引出,落座在他们面前。初见王洪文时,王洪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陌生感,然而,眼前的这位大哥与他在影视作品中见到的形象并无二致,只是消瘦了一些,面色苍白,略显浮肿。随后,王洪武目睹了大嫂的泪眼,心中也泛起了阵阵酸楚。王洪文语重心长地叮嘱弟弟妹妹们要勤奋工作,切勿背负沉重的包袱;同时,他还告诫他们要过好每一天,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要照顾好母亲的健康。一番叮嘱过后,他话音渐少。

1974年9月,王洪武踏足大寨进行参观,返程途中,恰巧经过北京,便决定在此稍作停留,希望能与大哥相聚。那晚,他于招待所内拨通了大哥的电话,历经一番周折才得以接通,接听的是大哥的秘书。秘书告知,王洪文当时不在,若想见面,需等到深夜。尽管王洪武心切地渴望与大哥相会,但考虑到大哥事务繁忙,不忍心再让他劳累,最终还是放弃了见面的念头,次日便启程返回长春。

在秦城监狱与兄长交谈之际,王洪武提及当年赴京探望他的往事,王洪文的双眸顿时闪烁起光芒,他询问了王洪武在北京拨通电话的确切日期,细细推算了一番时光,随即便对王洪武说道,那天他确实身处北京,然而秘书却未曾告知他弟弟的到来。彼时,王洪文的眼神中流露出一抹遗憾之色。

王洪武兄妹四人于1981年,即大哥从秦城监狱归来翌年,痛失了他们的母亲,她因脑血管破裂不幸离世。

与王洪文的父亲同出一辙,王洪武亦是一位质朴无华的农民。早年,他曾在村里担任队长职务,后来又成为了村里的治安保卫主任。王洪文迁至北京之后,王家在当地声名鹊起,王洪武也由此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村里乡里的人们纷纷前来,邀请他出谋划策。他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一提及自己是王洪文的胞弟,所需之事便能即刻得以妥善解决。那些年,他协助村里乡里处理了诸多事务,不仅购置了一台汽车,还采购了大量价格实惠的农用、建筑用生产资料。王洪文的母亲亦备受尊敬,乡里每逢开会,总将她请至主席台正中,无论是上台、下台还是如厕,都有红卫兵贴心搀扶,众人亲昵地称呼她为“王奶奶”。

1974年,王家计划拆除旧宅,以建造新房。王洪武便委托他人购置了砖瓦与木料。房屋的框架与门窗均已准备妥当,然而乡里提出愿意协助完成建造。王洪武的母亲行事极为谨慎,她不赞同乡里的帮助,担忧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如此,乡里却执意要提供协助。这一争议使得盖房事宜陷入僵局,拖延了整整一个多月。最终,还是在乡里的帮助下,房屋得以顺利完成建造。

王洪文在北京被捕的消息传开后,王家亦遭受了连累。王洪文甫被拘捕,乡里便派人前来,驱使王家成员搬离住所,随后用铁镐、二齿子将王家四间房屋强行拆除,并将拆卸所得的砖瓦木料尽数带走。

王洪文的母亲与弟弟王洪武素来品行端正,家宅遭拆除后,失去栖身之所。幸得村民们的热心相助,自发为王洪武搭建房屋。鉴于经济拮据,王洪武无力再建砖瓦结构的新房,只得暂居三间土屋。王家便在这三间简陋的土屋中度过了二十余载,期间始终无力承担新房的建造。

受王洪文之影响,王洪武迅速失去了村治保主任的职位。

传闻有之:昔王洪文任职党中央副主席于京畿之地,彼时国家曾惠予其慈母以金钱之助。此资助之范围,自市井至西新乡,层层递进。开源村此路因王洪文而特别建造。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将这两件事提及,并向王洪武及其妻子询问。谈及修路一事,王洪武毫不犹豫地回应道:“确已修路,然当年非沥青路面,乃以山皮土铺设。并非因王洪文出生开源村而修此路,即便他未在此村出生,道路依旧需修。”至于国家向王洪文母亲提供资金之事,王洪武的妻子表示:“曾听闻传言国家给予了资助,然我们并未收到,并无资金落入我们手中。”

崔根娣,王洪文的贤内助,曾是上海棉纺织十七厂的普通工人。她的家世同样普通,父母都是勤劳的工人。与王洪文结为连理后,崔根娣育有三子一女,长女为王亚萍,长子为王亚军,幼子为王亚民。如今,姐弟四人皆投身商海,其中王亚萍的成就尤为突出。屡次婉拒美国绿卡的邀约,公开发声:“我是中国人”,此举颇具骨气。

崔根娣与王洪文的老家弟妹们情谊深厚。自王洪文被囚禁于秦城监狱以来,她不止一次地给他的弟弟和妹妹寄去书信,且频繁从上海返回开源村探望。每回开源村,她总是先乘坐火车抵达长春,再转至吉林市,随后便暂居于王洪文的妹妹家中一段时日,之后才返回长春市西新乡。当时,从西新乡至开源村的路途颇为崎岖,尚未通车,崔根娣需徒步走三四公里,耗时一个多小时方能抵达。

崔根娣上一次造访开源村,是在1995年的夏日。在那段日子里,她先后在吉林市、百家屯以及开源村停留了整整三个月。在她寄居王洪武家中时,崔根娣便安顿在了西屋。她不介意屋内的杂乱,一番简单的清扫后,便安心居住。她对于蚊虫的叮咬和苍蝇的扰攘毫不在意,与王洪武的妻子相处甚欢。用餐时,她总是跟随王洪武家的饮食安排,只是对未煮熟的菜肴避而远之。偶尔,她还会亲自下厨,与王洪武的妻子共同烹饪佳肴。

王洪武的妻子感慨道:“在上海的家中,大嫂的生活并不宽裕,她却时常向往着来到农村生活。她梦想着在农村养殖猪、鸡,甚至是一些有价值的农产品。”她顿了顿,继续说:“大嫂曾说过今年会回来,然而,转眼间已至九月,她却迟迟未归,恐怕是无法如约而至了。”

采访告一段落,记者询问王洪武,家中是否留存王洪文幼年的影像以及其母亲的遗照,王洪武回应称并无此类照片。他补充道:“母亲离世之际,本想为她拍张照,却终究未能成行。”在送我出门之际,我与王洪武闲聊了几句,得知他们家耕种了十亩田地,足以自给自足。王洪武还透露,他的大儿媳在乡里的绒布厂工作,每月能赚取510多元的收入。

命运的秤砣公正无私,终将使每个人为其所做抉择担负相应的分量。这如同春耕秋收的自然法则,亦似潮涨潮退的客观规律。

相较于其他作品,本套书籍保持了较高的客观性,然而阅读方式则因个人能力而异。

注释

1976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了由中央专案组精心整理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一)》,文件编号为中发〔1976〕24号。继此之后,于1977年3月6日,中央再度发布了中发〔1977〕10号文件,即《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二)》。同年9月23日,中发〔1977〕37号文件亦随之出台,该文件亦称作《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三)》。在这些关键材料中,专案组详细列举了王洪文多项罪状,包括“贪污盗窃,浪费国家资财,沉迷于吃喝玩乐,生活堕落腐化”等。

王洪文非法侵吞了国家的大量财物。在他非法占据领导职位之后,他与市轻工业局的马振龙相互勾结,滥用职权,通过“强行索要”、“暗示试制”等手段,盗取了包括大型彩色电视机、红旗牌高级照相机、高级手枪、高级手表、石英电子手表、太阳能打火机、高级香烟、啤酒、糖果在内的众多轻工业产品。仅以食品为例,他一次就盗取了三十五条高级雪茄烟、六十盒酒心巧克力糖以及二十多瓶酱菜罐头。为了狩猎,他还强行要求定制仿制自美国“奇异牌”的聚光搜索灯。

工厂不得不暂停部分常规生产,夜以继日地赶工,历经一周的突击,终于制造出二十件产品。然而,王洪文仅挑选了两件,此举耗费了国家资金超过一万元。又如,为王洪文量身定制五块高级钻石牌双日历手表,动用了七个工厂和一个商店的四十余名技术人员,仅此一项就耗费了国家资金一万一千余元。至于王洪文所用的保温杯,也需特别定制,仅制杯盖一项,便耗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专门制作了两套模具,该环节亦耗费了国家资金一千六百多元。

——韩仁和、刘恩仁、吴行慎(上海市轻工业局职员),《揭露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行的材料之二》

补充材料:揭发吸血鬼王洪文

1、伙食费用(涵盖工作人员夜间餐食及补贴):共计9207元。

2、水费(按三个半月计):共计1133.62元。

总计5295.60元。

4、煤气费(3.5个月):525元

5、汽车费(17辆):5841元

6、煤:15吨,660元

7、415冷气:1000元

总计:23662.22元→ 23662.22元

——《上海市委接待办公室揭露“四人帮”成员王洪文榨取工人血汗的罪行》

1981年1月25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依法对王洪文作出判决,判处其无期徒刑,并剥夺其终身政治权利。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王洪文未聘请辩护律师。

1985年,王洪文在一次常规体检中不幸发现自身患有严重肝病。在得到院方批准后,他被转至公安部直属的北京复兴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并与张春桥同住一院。遗憾的是,1992年8月3日,王洪文因肝癌在北京离世,享年56岁。



上一篇:穿越古代医术被质疑,他随手救人震惊全场,神医之名响彻天下!
下一篇: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穿越秦天立志做好相公,助家人享盛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