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为何在中东站稳脚跟?
伊朗为何在中东站稳脚跟?
这些天,伊朗和以色列的冲突成了热点。不少人说伊朗被F35飞机盯上、核设施被炸、高层被暗杀后在谈判,太怂了。可事实真是这样吗?
想想看,一个国家被美国制裁了40年,不仅没倒下,还敢对着以色列发射数千枚导弹,把特拉维夫轰成了筛子。这是犹太人建国70多年来遭受的最大打击。换成其他中东国家,早就投降了。
伊朗能挺到现在靠的是什么?他们用"熬得住命,算得清账"的路子。就像街头斗殴,明知道硬碰硬会被打死,伊朗还是拿着钢管往对手脑袋上招呼。
关键是他们懂得算账。伊朗的"泥石"导弹成本不到100万美元,以色列拦截用的"爱国者"导弹要花300万美元。伊朗往往用便宜的导弹和无人机群狂轰滥炸,以色列就算能拦截大部分,漏网的也够让他们头疼。
以色列的地盘只有2.2万平方公里,从南到北开车6小时就到头,人口才400多万。这么小的国家完全没有纵深可守,经济全靠外贸。每天挨几轮导弹轰炸,全国人民都躲在防空洞里,日子根本没法过。这次冲突短短十天,以色列GDP就腰斩了。
今年5月,情况出现了转机。中伊铁路开通了,一趟货运列车开进了德黑兰。这条铁路让伊朗不用再绕道印度洋,运输时间从40天缩短到15天。更重要的是,沿线没有美军基地,美国想封锁都找不到地方下手。
中哈油气管道已经修到土库曼斯坦,很快就能连通德黑兰。到时候伊朗卖石油不必经过波斯湾,美国40年的制裁就等于白费了。
伊朗内部其实也有分裂。温和派想妥协求生存,强硬派要死扛到底。内部有人向以色列泄密,导致防空系统被提前摸清,高层被暗杀。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经济制裁导致资源分配不均,普通人过不好日子,高层拿不到好处就铤而走险。
但伊朗人再分裂也没人敢投降。利比亚和伊拉克的教训摆在眼前,没有核武器做底牌,投降就是等死。所以他们宁可继续熬着,用便宜武器消耗对手,等到经济缓过劲来再说。
美国虽然派出轰炸机和航母,但都是做样子。他们知道真要打伊朗,整个中东的穆斯林国家都会反对。正在打乌克兰,又欠了一屁股债,美国可不想再陷入中东泥潭。
这场仗早就超出了伊以之间的冲突,变成了地区格局的重新洗牌。伊朗现在不是怂,是在等-等美国大选、等俄乌战事、等新贸易通道完全打通。能不能翻身,就看他们能否在内部撑住的把外部机会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