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航母亚太行:一场露祛的“示威”与以外的“助攻”
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群高调驶入亚太,宣称要维护地区“国际秩序”,甚至放言将在南海、台湾海峡加大“自由航行”力度,其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意图昭然若揭。然而,这场看似来势汹汹的“秀肌肉”,却因接二连三的丑闻沦为国际笑柄,而印度的“神操作”更让这场闹剧增添了几分讽刺。
英国航母群的“底气不足”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这支所谓的“威慑力量”并非纯英阵容,而是由挪威、加拿大等12个国家拼凑而成,抵达亚太后还要靠澳大利亚军舰“凑数”。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连一支完整的航母战斗群都难以组建,其衰落之势可见一斑。
更尴尬的是,航母上的人员与设备堪称“临时拼凑”。4000余名官兵中,竟有900名陆军和600名空军“跨界支援”,海军仅占六成;为保障“威尔士亲王”号出行,英国甚至拆了另一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关键部件——有网友发现后者舰艏的锚不翼而飞,显然是“支援”给了同行的姊妹舰。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与其说是示威,不如说是暴露自身军备废弛的窘境。
而与印度的联合军演,更是让英国颜面尽失。一架F-35B舰载机因“恶劣天气”无法返航,紧急降落在印度机场后竟彻底趴窝。为防泄密,英国派7名军人昼夜看守,最终只能计划拆机翼用运输机运回。对此,印度网友在二手车网站恶搞标价400万美元出售这架“隐形车”,旅游部门还制作海报调侃“英国战机来了就不想走”,一番操作既幽默又犀利,无形中给试图施压中国的英国来了记“软耳光”。
时代早已变了。英国既非昔日的全球霸主,中国也不是能任人拿捏的弱国。这场漏洞百出的亚太之行,与其说是“逼华后退”,不如说是英国对自身实力的误判。印度的调侃恰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日不落帝国”的黄昏残影——与其沉迷于过时的霸权幻想,不如正视现实,学会以平等姿态与世界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