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取得开门红,赛后发言不同凡响,思路清晰,心中有打算
全运会男单116决赛,樊振东轻松击败周雨,迎来开门红。
场上的比分僵持不下,他面对的紧张局势依然沉着应对,表现得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他赛后的采访,倒是更让人刮目相看。
01
全运会乒乓球赛场,向来就是“高手云集”的战场。
地方一熟,对手一清,打法都摸得很透,一点疏忽就有可能遭遇“翻船”。
而樊振东对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其实全运会挺难应付的,因为大家都挺了解对方的。
面对男单116决赛遇到的对手周雨,俩人之前虽然交过手,但他没去太在意怎么赢,而是专注于把自己做到最好。
赛前有记者曾问他:
有记者跟他打招呼时问: “你觉得自己瘦了点,是不是在坚持锻炼呀?”
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挺考验情商,樊振东也没有去回应。
毕竟,状态好的不好用嘴说,场上的每一球都能说明一切,都是他最有力的回应。
第一局一开始挺顺利,樊振东很快就把比分拉开,领先多达5分。
可是乒乓球圈里高手云集,周雨很快找到了感觉,连续追了7分,比分一下子变成了10平。
台下不少观众都倒吸了一口气,他也只是随手揉了揉汗,保持了冷静。
紧接着,他接连得了两分,顺利拿下了第一局的胜利。
第二局和第三局跟第一局挺像的,开局时周雨一直咬得挺紧,还保持领先,到了中途,樊振东逐渐拉大了分差。
即使周雨拼了命地把分数追回来,他也还是能泰然自若,稳住心态。
在第三局,比分被周雨追到108的时候,他主动喊停了比赛。
并不是因为被周雨追得紧了才喊停,而是想利用这段时间整理一下思路,确认接下来该怎么应对。
果不其然,重新开局时,他迅速出手,果断拿下一球,以118的比分赢下这局。
从这一球起,樊振东像是把自己的思路理清了,接下来的比赛没让对手有多少反扑的空间,最终以40拿下了比赛。
赛后接受采访时,樊振东脸上还带着汗,可一谈起赛程,竟还能说出每一场的比分,挺厉害的。
当被问到发挥如何时,不骄不躁的回答让人颇有好感:
总体表现还算不错,希望接下来能更顺利地找到感觉。
即使被问到这次和之前的全运会有啥不一样的尖锐问题,他的回应也非常精彩。
他不提夺冠,也不一味的只提输赢:
能入选全运会名单,站上赛场,这对我来说可算是一件最大的荣耀了。
希望自己每个阶段都能打出精彩表现,这样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了。
没有豪迈的誓言,却比任何口号都更打动人心。
他知道全运会的挑战有多大,也明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才是正道。
就连他的对手周雨的回答,也都让人对樊振东的“可怕”有了清晰的认知:
他的整体掌控力确实比我强一些,樊振东的整体水平和厚重感,真是难以被击穿。
有人一开口就能爆出十倍的能量,可他说一句话,总是能把一分的东西说得满满当当。
不贪多,也不过分张扬,这份镇定从容的背后,是他那实实在在的实力撑着。
不少人在听完樊振东赛后接受采访后,都觉得现在的小胖表达能力真是强到让人害怕。
这“厉害”,可不是临时脑袋灵光的表现,而是在风风雨雨中打磨出来的底气与自信。
02
以前的樊振东,也曾被流量牵着走。
曾经的国乒男单核心选手,他的比赛、训练,连私生活都被粉丝们盯得紧紧的。
一赢比赛,就有人拿他和其他选手对比、挤兑,真是让人无语。
输了比赛,还得被一些粉丝责怪没拼尽全力,真是挺无奈的。
就连私底下和朋友搭档的那点互动,也能被一些人过度解读,结果还冲上了热搜榜。
这类打扰曾一度让他感到迷失方向。
去年8月份,樊振东在《面对面》的采访中有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太过于关注场外的事,压力就大了,不管输还是赢,都没啥好处,只会害大家,没有一点儿益处。
那会儿的他已经开始正视外界的议论,而这也成了他后来一连串动作的开端。
这一年,樊振东不再被动应变,主动出击,退出了国际排名榜单,还加入了德甲联赛。
抛开排名的包袱,去尝试各种不同的打法和训练方式,让比赛变得更加纯粹,回归到比赛本身。
这些选择可不是一时冲动做出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对自己职业方向有了明确规划之后的决定。
作为运动员,最关键的还是球技是不是练得够扎实、够到位。
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提高自己上面,而不是在意外界怎么看。
一退出排名,他就能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本领,不用到处参加比赛来攒积分。
他在打磨技术的同时,可以有选择性地参与那些自己觉得关键的比赛。
到了德甲之后,他也有机会学习新颖的战术和技巧,弥补自己在应对各种不同打法上面的不足。
这些正是他目前状态轻松的底气,也是他赛后说的“希望自己能更自在、更轻松”的原因所在。
这种自我调节,其实早就埋下了线索。
遇到饭圈文化的烦恼时,他没打算“一忍再忍”,反而直接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呼吁大家多关心乒乓球这项运动。
对于外界对他的状态提出的疑问,他可没急着辩解,而是通过不断加练和比赛中保持的稳定表现来回应。
他一直不拘泥于别人的期待,总是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的打算从来不只是为了赢得比赛,还对自己职业的不同阶段有着很清楚的认识。
当被问到和以往全运会有什么不同,他说:“在不同阶段都能发挥出好的水平,这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吧。”
说的并不是一味谦虚,而是要在每个阶段都把握好比赛的重点。
很多运动员赢了比赛后都会说“感谢大家的支持,继续加油”,但樊振东的话里,好像更多在问“我到底该怎么做、我需要怎么调整”。
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明确态度,正恰好说明他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他从不让外界的声音影响自己的决策,而是一直掌控着职业道路的“方向盘”。
就像这次全运会,他没被开门红冲昏头脑,反而冷静地说:
希望接下来的比赛能快点找到状态,进入最佳节奏。
能够看清自己的短板,也更坦然面对自己的水平,这才是他赛后发言中最不同寻常的地方。
结语
樊振东的厉害,不光是球技上的绝对优势,更在于他对自己未来的明晰安排。
赢得比赛的时候不自满,懂得控制自己的节奏。
当感觉迷糊的时候,不会自我折磨,敢于主动找出突破的路径,迎难而上,开创新局。
讲话不敷衍,个个都紧扣自己的计划。
这份清醒给所有被外界言论裹挟的运动员一个好的例子:
真正的底气在于实力,专心搞好自己,才是走得更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