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解析:股票、债券等大类资产怎么配?
2025年下半年拉开序幕,投资者应如何在股票、债券等诸多大类资产中优化配置,寻找波动市场的破局点,以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
今天聊聊2025年下半年投资策略。2025年上半场,A股市场震荡走强,债市分化格局延续,金价波动加剧。在低利率时代,闲置资金如何配置成为当下的关键命题。01股票:哑铃型策略2025年上半年,尽管A股市场波动加剧,但整体在震荡中呈现逐步走强的态势。今年上半年,上证综指累计收涨2.76%,深证成指累计收涨0.48%,创业板指累计收涨0.53%。同时,上半年波动率整体增加,并逐步呈现出区间收敛态势。本月初市场触达阶段性底部,此后在政策预期与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博弈中反复筑底。近一年来,A股行情呈现一大一小的‘哑铃化’特征:一方面是银行股不断走强,另一方面是小微盘股持续活跃。从深层背景来看,市场资金流动性非常充沛,股债跷跷板效应下,高息类资产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同时投机性资金也高度活跃。不过,一方面是因为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增速尚未恢复,另一方面则受到前期关税扰动和地缘政治紧张的影响。市场全面启动迟迟未能展开。随着贴现率下行,市场整体估值中枢有望上移,为指数带来上升空间。但短期内指数更多呈现横盘震荡态势,投资者应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结构性机会。建议着重关注前期回调至相对低位的科技成长核心资产,以及业绩表现稳健的低PB(市净率)、高股息权重股,构建科技与红利均衡的投资组合。从板块角度,AI(人工智能)应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和新能源技术,以及核聚变、稳定币、化工新材料、机械高端制造等领域,都不断涌现出新的投资机会。不过,这些领域弹性较大,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节奏把握能力。同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低估值、高分红的防御性板块仍值得配置,有望成为低利率时代下的优质避风港。02债券:波段交易策略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经历了如同“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上半年债市总体呈现‘先抑后扬’的震荡行情。年初为维稳汇率,资金面有所收紧,叠加权益市场回暖带动风险偏好回升,导致一季度债市有所调整。但随着海外关税的超预期加码,以及一系列货币政策的持续发力,债市在二季度再度走强,国债收益率呈现趋势性下行。10年期国债利率收益率自去年以来一直处于下行通道,今年1月更是跌破1.6%,盘中最低触及1.58%,创下历史新低。不过,市场很快迎来转折。3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8%以上,而6月以来稳定在1.6%上方。前两年的‘债牛’或许只是偶然,如今市场主打价值回归。是中长债基金的波动显著加剧,不少投资者因未踩准节奏而遭受较大亏损。展望后市,尽管国内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仍面临需求偏弱、物价低位运行等挑战,整体仍处于偏缓修复阶段。整体而言,在经济修复动能偏缓和政策持续发力的预期影响下,预计债牛趋势仍将延续。目前来看,下半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大幅加码的可能性并不高,不太会有突发性政策对债市产生实质性影响。同时,当前经济与通胀数据相对疲软,政策利率在短期内很难出现反转。综合来看,下半年债券市场向上或向下突破都有一定难度,预计仍将维持震荡走势。投资者可以在监管允许的方式和渠道内,适当配置高息海外债,以寻求超额收益。不过,投资者也需要关注潜在的汇率风险。在波段交易策略方面,因为下半年债市大概率仍是震荡走势,投资者可以具体关注债券的波段交易机会,如地方债与国债的利差、新老债券的利差等,利用这些标的的利率差异进行套利操作来获取收益。投资者一方面可以把握票息安全垫,另一方面利用震荡波段增厚收益。在品种选择上,建议捕捉利差压缩的机会,比如新老券的流动性差异以及地方债与国债利差的压缩机会。与此同时,在信用债方面,建议规避弱资质区域,通过基本面和信用面的支撑,把握季节性窗口去做波段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