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在南京城门口火拼?唐生智一个决定葬送十万将士
你能想象吗?1937年南京城破的时候,最让人心寒的不是日军的炮火,而是咱们自己人在城门口打起来了。
这事儿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它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挹江门。当时一群败兵想要撤退,结果被守城门的国军给拦住了。两拨人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最后居然开火了。中国人打中国人,这得多荒唐?
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这个人。
说起来,这个唐生智可真是个奇葩。淞沪会战打败了,国军虽然伤了元气,但手头还有十来万人马。这时候最要紧的是找个靠谱的人来收拾残局,起码得是个能镇得住场子、脑子还算好使的主儿。
当时有的是能人啊!李宗仁、白崇禧、陈诚、薛岳,哪个不比唐生智强?可偏偏蒋介石脑子一热,选了个最不靠谱的。
李宗仁后来评价唐生智四个字:静极思动。这话说得够毒的,一下子就把这人的底细给揭了。
唐生智是个什么人呢?说白了就是个墙头草。这哥们当年就靠一个师起家,先是反这个反那个,后来跟着北伐混进了国民党,接着又反蒋介石,反了两回!就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家伙,你指望他能干什么大事?
更要命的是,这人从1930年败了之后,基本上就成了个闲人。整天在南京混个虚职,当个政治花瓶。突然让他指挥十万大军守南京,这不是开玩笑吗?
那为啥蒋介石偏偏选了他呢?
原来啊,1937年12月初在南京开军事会议的时候,所有人都说南京守不住,得撤。李宗仁他们这些明白人都知道,南京这地方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从军事上讲就是个死胡同。上海都丢了,南京还能守得住?
可唐生智偏偏跳出来说要死守到底。这话一出,蒋介石立马来了精神,当场就任命他当司令长官。
你说这唐生智是怎么想的?说穿了就是想翻身呗!人家闲了好几年了,好不容易有个机会在大老板面前表现表现,哪管得了那么多。反正死的又不是他自己,死多少兵他都不心疼。
接下来的事情就更让人无语了。
唐生智接手之后,那叫一个昏招连连。他把十万大军撒成了饼,沿着南京外围拉了好几条防线,让大家分兵把口。这种打法在二十年前军阀混战的时候或许还行,可面对装备精良、配合密切的日军,那就是送菜。
当时守南京的军队可真是杂牌军大集合:中央军、东北军、川军、粤军、黔军,什么都有。问题是这些部队刚在上海打过血仗,早就伤了元气。有些师就剩下两三千人,相当于一个团的规模。川军黔军更惨,很多士兵才十四五岁,南京老百姓都叫他们“娃娃兵”。
面对这样的局面,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应该集中兵力,找准日军的薄弱环节狠狠地咬一口。可唐生智呢?他就知道喊口号,什么实际行动都没有。
更气人的是,好几次部下提出主动出击的建议,都被他给否了。
比如说,粤军第八十三军的参谋长发现了日军指挥部的位置,建议趁机偷袭。结果唐生智的副手刘兴说了句:“守都守不住,还说什么攻?”就给否了。
教导总队的周振强发现山下日军宿营地灯火通明,是个偷袭的好机会。报告上去之后,唐生智说:“现在兵力不够,万一出击失败,守城的人就更少了。”又给否了。
你说这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打仗哪有光挨打不还手的道理?
那唐生智自己在干什么呢?
据当时卫戍司令部的参谋回忆,这位司令长官每天傍晚都要在院子里散步,身边跟着端茶倒水的侍从,隔几分钟就用热毛巾擦擦脸,喝喝茶,抽抽烟,看起来悠哉悠哉的。
前线将士在流血拼命,他在后方享受生活,这得多讽刺?
战斗打了六天,南京城基本上守不住了。蒋介石发电报说实在不行就撤吧。
这时候,唐生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12月12日下午,他召开最后一次会议,下了个撤退命令:大部分部队向皖南突围,一部分就近渡江。这个命令本来还算正常,可他接着又补了一句:“要是突围不了,有船的话也可以过江。”
就这么一句话,把十万大军全给坑了!
你想想,渡江是最方便的撤退路线,听到这话,所有部队都往江边跑。十万人一起涌向下关,那场面可想而知。
更荒唐的是,负责守挹江门的宋希濂部没及时收到新命令,还在执行唐生智之前“不让一人一枪出城”的指示。结果败兵想出城,守城的不让走,两边就打起来了。
自己人打自己人,这得多窝囊?
最后,十万大军全都挤在下关江边,前面是波涛汹涌的长江,后面是穷追不舍的日军。按照唐生智之前的命令,所有船只早就撤走了。这下可好,十万人成了瓮中之鳖。
12日晚上9点多,唐生智和一帮高级军官偷偷摸摸地上了一艘早就藏好的小火轮,跑到江北去了。走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把十万将士和无数老百姓扔在那里等死。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些被抛弃的军民全都成了日军的俘虏,后来惨遭屠杀。
说到底,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唐生智这个人要负很大责任。
如果当初选个靠谱点的人指挥,如果防守策略制定得合理一些,如果最后撤退的时候组织得好一点,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至少不会这么惨烈。
可历史没有如果。一个不合格的指挥官,用他的无能和自私,葬送了十万将士的生命,也为南京城的浩劫埋下了伏笔。
这件事告诉我们什么?关键时刻用什么人,实在太重要了。用错了人,不光是一两个人的问题,可能是成千上万条生命的代价。
你觉得呢?像唐生智这样的人,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