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的左右脑互搏可以停止了
今天聊聊罗永浩罗老师。
提起罗永浩在脱口秀节目的嘉宾表现,相信看过节目的观众第一印象就是著名的“大局观”。
所谓大局观,就是和一般嘉宾喜欢就拍灯,不喜欢就不拍灯不同,罗永浩会在一个节目表演完成后,心里预估打个分,然后根据其他人的拍灯情况决定是否拍灯。举个例子,某人讲完后,罗永浩觉得值三个灯,此时如果其他三位嘉宾都拍灯了,罗永浩哪怕喜欢也不拍了;同理,如果此时只有两个灯,哪怕罗永浩自己不想拍,也会补齐这个灯。
关于大局观,网友们各执一词,反对者认为这种做法事实上损害了其他嘉宾的拍灯重要性,无论你们拍不拍,最后总有个“搅屎棍"来平衡一下,这种自己把自己的十票重要性抬到高于其他嘉宾的投票重要性的行为非常不妥,仿佛生杀大权被罗永浩一人掌握了;
当然也有支持罗永浩的,这部分网友的看法是罗永浩别的不说,对脱口秀的审美还是在线的,这种大局观可以平衡因为其他嘉宾个人好恶导致的投票偏离,让作品得票数不至于过于偏离它的实际水准,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然而在今年《脱口秀与Ta的朋友2》中,罗永浩老师的表现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
可能网速快的小伙伴已经知道了,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与某一群体公开对线,各种口吐芬芳,精彩程度不亚于一篇脱口秀,大有一副与性别对立势不两立的姿态。甚至公开批评这两档节目性别对立成分过高,某些演员迎合极端情绪干脏活,豪言如果这股歪风邪气不刹车,明年他就去第三方平台自己办一个不搞对立的脱口秀节目。(某酷:不会在说我吧)
然而讽刺的是,《脱口秀与Ta的朋友2》中,罗永浩老师的实际做法却完全是另一套,走性别叙事赛道的几乎所有女选手,罗永浩老师几乎都给灯了。这种左右脑互搏的做法,让人不禁怀疑,电视上的罗老师和社交媒体上的罗老师总有一个是被人替身了。
水准高的也就罢了,但有些明显有失水准的也给灯,让人怀疑这还是罗永浩吗?不会有任务吧?至于为什么,两两不搞阴谋论,也不往深里想,两两更愿意认为这是罗永浩作为一个老江湖的敏感嗅觉——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入乡随俗。罗永浩深知,这时你不给灯,就会被骂迂腐,就是保守。
你要说今年罗老师是与人为善,手特别松也就罢了,可他偏偏有对很多有实力的老选手百般挑剔,比如张骏比如广智。连点评话术都是同一套:“你们也知道我一直是xxx的粉丝,xxx就是中国最好的xxx选手之一,但今天我没给你票是因为我觉得你今天的表现离我心里的预期差一点,你不是最好的状态。”
但实际情况是,虽然他们有时表现并不是最佳,但依然在水准之上。这就好像一个平时考100分的学生今天考了85,于是你不给他灯;但平时60分的学生考了65,你觉的表现不错,值得给灯。这很离谱不是吗?85无论如何就是比65强啊,你不能擅自给选手过高的期待,然后又因为对方没有达到你的期待而给他差评。
只有面对那些名气没那么大,又不谈性别话题的选手,罗永浩才会有恢复到他前几季的状态,重新拾起大局观的武器。
这是在干嘛呢?
两两的这些疑惑,一个网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罗永浩这就是在搞服从性测试,在自抬身价,选手你不是资历老吗,你不是承重墙吗?我就要摆出比你更上位的姿态,包括所谓大局观也是,就是在显示这个场里我才是最有话语权的那一位,我才是最懂脱口秀的那一个。
《脱口秀与Ta的朋友2》是一个以比赛为形式的节目,既然是比赛那就要求评委是公正的,这个节目的嘉宾每人的投票都是10票,足以决定一个选手的去留。
事实上,我们对于嘉宾的喜剧水准要求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没要求,你只要对于所有选手的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就行。
而罗永浩老师,本届节目,对于三个群体使用了三套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不是双标,是三标了,观感很差。
文:两两
图:部分来源网络
觉得文章不错,请关注我们吧。我们会持续给您带来干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