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国产航空母舰叫什么?山东舰劈波斩浪,中国海军挺进深蓝
一艘巨舰的诞生,承载着一个民族向海图强的百年梦想。
2019年12月17日,海南三亚某军港,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正式交付海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出席交接入列仪式,并将这艘巨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 ”,舷号“17”。
这一刻,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终于成为现实。
八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这艘巨舰的航迹,它已不仅仅是一艘军舰,更是中国工业实力和科技创新的象征 ,是中国海军挺进深蓝的坚定步伐。
01 大国重器,从零起步的艰难征程
2017年4月26日,大连造船厂码头人声鼎沸。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缓缓下水 ,巨大的舰体在阳光下闪耀着钢铁的光芒。这一刻,距离中国拥有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仅仅过去了五年。
山东舰的建造始于2013年底。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的一间厂房里,随着数控切割平台上的一道闪亮弧光划过,山东舰的第一块钢板被切开 。这道闪耀的弧光,标志着中国航母事业的全新开端。
与辽宁舰不同,山东舰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国产航母 ——从设计到建造,从钢板切割到最终交付,全部由中国人自主完成。
时任大船集团军工部副部长王德清曾感慨:“当时的难度的确很大,没有相关经验,也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但大家的心里都有一股劲儿,无论多么困难,方法总比困难多。”
02 技术突破,国产航母的艰辛诞生
建造一艘航母有多难?山东舰的建造总量超过20艘超大型油轮的工程量总和 。每天上舰的工程人员超过3000人,涉及的单位超过500家,协调工作量巨大。
航母质量部负责人李玉琦对长轴系安装的艰难记忆犹新。100多米长的直线精度要求控制在几根头发丝粗的范围内,比奥运射击冠军在数十米外精准命中十环靶心的精度还要高。
“在那些煎熬的日子里,作为航母工程的质量负责人,我始终坚定着一个信念——质量是战士的生命 ,是取得战争胜利的保障。”李玉琦的这番话,道出了航母建设者的共同心声。
面对如此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党建引领成为攻坚克难的关键 。中船重工党组主要负责人曾形象地比喻:“要造一艘舰船,必须先打好超级龙骨,这根龙骨,就是党建。”航母党委成立后,找出28个大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68条解决措施。
03 山东舰VS辽宁舰,国产航母的跨越式进步
与辽宁舰相比,山东舰“既有外在颜值,更有内在气质 ”。在可靠性、工艺水平、技术成熟度、总体性能和未来训练作战使用上,都有巨大进步。
从外观上看,山东舰略大于辽宁舰,扩大了飞行甲板面积 ,可停放更多舰载机。内部舱室、机库、电子系统、舰载武器等均优化了设计,提升了战力。
山东舰全长300多米,宽70多米,从龙骨到桅杆的高度达到60多米,满载排水量6万余吨。官兵来自海军140多个团以上单位,涵盖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五大兵种,都是各部队、各专业的尖子和骨干。
上万项自检项目、军检项目的报验合格,上万份探伤报告的检验通过,既是中国速度的象征,更是中国质量的体现。
04 三航母时代,中国海军的深蓝征程
2025年4月26日,山东舰迎来了下水8周年的日子。8年乘风破浪,8年向战而行,如今的人民海军,已迈入“三航母时代” 。
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这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母采用电磁弹射技术 ,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母。
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与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滑跃起飞相比,电磁弹射系统具有显著优势。
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利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固定翼预警机可以在福建舰起飞 ,提高航母编队的侦察预警能力和制空制海等综合作战能力。”
更重要的是,歼-15战斗机在使用电磁弹射时可以达到满弹满油起飞,实现最大作战半径,而滑跃起飞可能牺牲装弹量或油量。
05 未来展望,中国需要多少艘航母?
随着福建舰海试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人民海军即将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那么,“四航母时代”是否也可以期待?
张军社表示,三艘航母是满足最低作战需求的基本数量 。从世界航母大国对航母运用的规律来看,三艘航母可以有一艘处于战备状态,一艘处于训练状态,还有一艘可以进场维修。
在拥有三艘航母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有一艘航母长期处于战备状态。战时进行应急维修后,三航母的配备甚至可以保证两艘航母在海上进行作战。
但考虑到我国18000公里海岸线的防卫需求 ,以及不断增长的海外利益和海上能源交通线安全,增加航母的数量是必然要求。
“我国一共建造四到六艘是正常的,这是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以及国防需要决定的。”张军社认为,“如果能拥有六艘航母,其中两到三艘可以处于战备状态,目前来看这样的需求是存在的。”
从三亚军港到西太平洋,山东舰的航迹勾勒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坚定步伐。今年6月上旬,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检验部队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
军事专家曹卫东指出,三航母时代的到来体现了中国国防工业能力的提升 ,体现了综合国力的上升。八年前,当山东舰的舰体第一次接触海水时,很少有人能预见中国航母事业发展如此迅猛。
如今,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回望,山东舰不仅是一艘军舰,更是一个民族向海图强的精神象征。
免责声明 :本文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事实存疑,请联系后即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