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智慧主力资金流入,游资快速撤退,基本面亏损收窄

发布日期:2025-09-18 08:56    点击次数:123

谁能想到,一只老牌互联网金融服务股“大智慧”,居然还能在市场风浪里掀起不小的波澜,9月12号当天让大家来了回心跳。

不少人打开股票软件,就瞄到了大智慧(601519)当日收盘价16.23元,涨了2.72%。

成交量那是真不小,108.94万手,看着像烧饼摞起来一座山。

成交额呢?17.9亿元,这得够多少C位选手豪横几回了。

这么大的成交量,背后到底是谁在折腾?主力?游资?咱散户?还是机器人?心里有点发毛。

翻看资金流向那一列,不得不说故事味儿越来越浓。

主力的净流入3581.34万元,悄咪咪地占了当天总成交额的1.62%。

乍一看,好像大佬们进场充当多头了?但你往下一瞅——游资反手溜出去3257.83万元,占了1.47%,像极了老司机“稳拿快跑,溜之大吉”那种劲头。

散户也是看热闹的多,净流出小头儿,323.51万元,却也占到当日成交额的0.15%。

场外围观群众咋看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不过,这会儿你以为主力是那个遥控市场的superman?是不是也太一厢情愿。

要我说啊,这水可深了。

你瞧近五天的资金流向,把表认真扒一扒,很容易发现有些地方像拼图,总有些格子填不满。

大智慧其实给出过一大串融资融券的数据,看起来很美,其实很玄乎。

9月12号当天,融资买入2.36亿元,融资偿还2.2亿元,净买入1579.26万元。

细心点就发现,融资连续三天净买入,累计高达8560.28万元。

这已经不能算是“短炒尝个新鲜”了,感觉更像某路资金在做长期布局,悄悄把仓位放大……

至于融券嘛,卖出1.03万股,偿还0,融券余额252.91万元,一看就没多少人敢大举做空,市场气氛算是稳中带俏。

融资融券总余额也不小,有10.66亿元,说明这票的活跃度杠杠的,湿度足、水温高,各类资金掺和得不亦乐乎。

聊完这些账面上的数字,还是得问问,这票到底凭啥吸引了那么多眼球和银子?

答案得回到基本面的营收和利润上。

2025年中报摆明了,大智慧主营收入3.79亿元,同比走高13.19%;

归母净利润-347.01万元,虽然还是负的,但同比涨了97.48%(你不得不服财技);

扣非净利润-3691.41万元,同比也涨了72.04%,负数慢慢在收窄,方向总归是对的。

到了第二季度,单季度主营收入破2.14亿元,同比涨22.06%。

归母净利润-584.83万元,同比暴增91.53%。

单季度扣非净利润-672.04万元,同比爆表90.47%。

虽然依然处在亏损区,但速度上正在追风。

负债率23.11%,看起来杠杆还不算高,没有给人“一碰就倒”的感觉。

投资收益3236.98万元,财务费用-443.17万元(竟然是负的),手感还算灵巧,毛利率高达62.59%,落在行业里都不丢人。

但问题也来了。

营收增长,亏损收窄——这策略市场见得多,技术流派吗?时代的命题,短期飚了股价,但长期溢价还能撑住吗?

再看看主营业务定位:国内顶流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商。

靠着厚积薄发的互联网资源,玩着大数据,搞了一套“资讯+服务+交易”的一站式、智能化金融信息服务系统。

说白了啦,这就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职高手”,力争服务到每一个投资人的点滴需求——从数据、研报到交易一条龙。

这业务模式,听着很“高端大气上档次”,但要真落地,压力肯定不小。

毕竟,身边竞争对手一个比一个彪悍,市场盘子就那么大,蛋糕你一口,我一口,最后能剩多少?

再说,互联网金融领域政策脉冲多变,风口一会儿在智能投顾,一会儿又跑去大数据安全,哪个点能砸出大金蛋?不到最后一刻,谁也别太乐观。

还得算算,这票在最近盘面上的那点“骚动”究竟隐含了多少玄机。

大多数人口中的“主力借势拉升”看着很洋气,不就是“人心齐泰山移”那道理嘛?

主力资金当天猛灌了快四千万进来,理论上是多头的节奏,可游资反手秒出,像极了“农夫与蛇”里那波反转:你以为主力一定想做大?也许他们只想短期博一波快感。

而散户呢,可能更多属于旁观性质,数额虽小,影响力却遍布每一根K线。

回头再看融资融券那套数据,表面上看连续净买入的确撑住了多头情绪,但光从数据堆积要赌断后市方向,这未免也显得太孩子气了。

毕竟市场这只“猫”,有时候你以为它在卖萌,下一秒可能就变脸挠你一下——何况现在外部大环境也没到一片大阳线的那种疯牛行情。

投资者嘛,眼下看到这盘面热闹、融资数据红彤彤、主力席位加仓,内心难免小鹿乱撞;可谁也不敢冒然下场“all in”,市值跳水谁来赔?

有句话说得扎心:股市里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本身。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大智慧毛利率确实高到离谱,62.59%放进A股里就是香饽饽。

不过有点像网红奶茶店刚开业那种盛世,靠着资金和流量炒出来的,能不能撑得住,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技术底子和落地能力。

有些公司高光一时,回头看全是昙花一现。

持续走强的,往往都藏着结构性升级、客户粘性和模式创新。

大智慧这波利润虽然暂时还是“负”区,但反弹速度相当快,给投资圈留下一线遐想空间。

假如资金流向能一直稳定,赚钱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关键还是看行业后续发展和大智慧自家技术路数能不能打磨扎实。

说到这儿,也难怪总有那么多大佬、小弟、女侠都疯狂琢磨资金流这回事。

“谁拉的盘?谁在跑?谁在憋大招?”

资金流分析其实就是从股价的每一次波浪里,反推背后的力量博弈。

主力的每一笔大单、游资的每一次拉升、散户的每一次跟风,有时候像三国杀,各自为战,又环环相扣。

一天、一周拉下来的资金净流入流出数字,其实都是市场在用钱表态。

玩A股的都懂,表面是金钱游戏,实则还是情绪流动。

别迷信主力进场等于必涨、散户出逃等于暴跌——奇葩行情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你看这表里主力资金净流入远高于散户,游资溜得快,专业玩家就是沉稳。

可能意识到了公司改善基本面的拐点,也可能只是捕捉短线机会。

背后逻辑错综复杂,不是靠几个数据就能读完小说的。

再琢磨下,连融资融券都三天连买,小伙伴心里不可能不痒痒,但大智慧自身还在亏损阶段,这招拉锯战能撑多久?

这股到底算是“借东风过江”,还是“临门一脚进球”?

只能说,短线机会是有的,但防守动作一定要做足。

股市本身就是一场“背锅侠与幸运儿同台竞技”的戏码——你追我赶,谁笑到最后没人说得准。

大家都喊着“主力进场就是安全垫”,殊不知市场情绪反复无常。

一会儿大家争当韭菜,一会儿又全都想割别人。

大智慧这波,是底部翻身?还是主力小试牛刀?又或许只是泡沫里的一阵涟漪?但这里边的线头,还真不是一眼能拆明白的。

如果你问我怎么看,干脆直接点吧:大智慧这次资金净流入,看着皮毛繁华,背后还是老生常谈——结构性转型在路上,数据驱动的金融“新玩法”前景模糊。

主力资金的表态,有可能预示公司根基已见底部改善,但实际考验从未停止。

对于散户来说,追涨杀跌比不上理性看待基本面。

投资别光看新闻猛料和资金流量多寡,还得盯紧公司能否持续进化。

毕竟,大智慧的盈利拐点虽然初露锋芒,可要彻底摘掉亏损的帽子,道阻且长。

也少不了大智慧自己拿出看家本领,在激烈赛道里拍马狂奔。

说一千道一万,没人能保证接下来的剧情是V型反转还是温水煮青蛙。

聪明的各路玩家,都该琢磨琢磨自己的节奏和风险承受力,别被一时的红绿灯迷花了眼。

谁说金融市场是简单的加减法?其实更像心理博弈的黑箱,每个散户、主力都在疯狂地和自己的内心下棋。

有时候,你以为看懂了资金流向,殊不知大幕背后的那只无形之手早就换了招。

该收手的别逞能,还打算追高的也悠着点儿,看清楚自己是不是成了别人口中的“流动韭菜”。

你怎么看大智慧的下一步?主力进场真是上涨信号,还是只为逗热闹?讲讲你的判断呗——追不追?买不买?勇敢发言,股坛朋友圈不留遗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上一篇:墨西哥背叛中国,关税升至50%,咱们底气十足
下一篇:*ST恒久(002808.SZ):选举刘荣为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