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人注意!7月12日起,红谷滩这9条路要改造,9月1日前完工
常走南昌红谷滩的朋友注意了,7月12号开始,有9条主干道要进行改造翻新,而且特意赶在9月1号前完工,刚好错开开学后的早高峰。这几条路都是红谷滩的"主动脉",改造后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都会舒服不少。
哪9条路要修?为啥偏偏是它们?
这次改造的9条路,大家肯定不陌生。南北向的有4条:赣江中大道、红谷中大道、丰和中大道、凤凰中大道;东西向的有5条:飞虹路、会展路、雄州路、新府路、世贸路。加起来差不多17.5公里,基本覆盖了红谷滩最核心的区域。
为啥要修这几条路?说起来它们也算"元老"了。2003年左右建成通车,2008年把水泥地换成了沥青路,到现在已经用了22年。每天车来车往,路面早就坑坑洼洼,有的地方开车像"过减速带",人行道砖也松动得厉害,下雨天踩上去还会溅水。
更重要的是,红谷滩早已不是当年的滩涂农田了。现在这儿是全省的行政中心、金融中心,写字楼密密麻麻,路上的车比10年前多了一倍都不止。路不好走,不仅影响大家上班上学,还会拖慢整个区域的节奏。所以这次改造,说白了就是给红谷滩的"血管"做次全面保养。
具体会修些啥?主要是三件事:把路面基层加固,重新铺层沥青,开车再也不会颠簸;把松动的人行道砖、坏了的路沿石换掉,走路更稳当;再修修雨水口、井盖,加几个消防栓,把交通标志线画得更清楚。都是实在事,修完后能明显感觉到不一样。
施工时咋走?别担心,有"错峰方案"
很多人关心:修路会不会堵得厉害?放心,这次施工早就想好了办法,专门采用"周末集中干活"的模式,尽量不耽误大家工作日上班。
施工方把9条路分成了18段,错开时间封路。比如靠近南斯友好路、庐山南大道、红谷隧道这些车流量大的路段,只在周末全封闭施工,工作日正常通车。要是哪个小区、写字楼只有一个出入口,还会专门留条通道,保证大家能正常进出。
而且施工前7天,"南昌交警"微信公众号会提前说清楚哪段路要封、怎么绕行,路边也会立牌子指引。有位在红谷中大道上班的白领说:"本来还担心修路要早起半小时,现在知道周末施工,工作日不受影响,这下踏实了。"
这几条路不一般,串起了红谷滩的"半壁江山"
这9条路可不是普通的马路,它们串起了红谷滩的行政、金融、商业和旅游资源,每条路都有自己的"重头戏"。
赣江中大道就像红谷滩的"观景长廊"。路边就是赣江市民公园和秋水广场,晚上散步、看喷泉的人特别多。秋水广场的音乐喷泉是出了名的,800米长的喷泉带,最高能喷128米,配上灯光音乐,每次都围满人。而且它和江对面的滕王阁晚上一起亮灯,2015年还拿了吉尼斯纪录。
这条路旁边还有香格里拉大酒店、省文化中心,外地游客来南昌,多半会来这儿转转。坐地铁1号线到秋水广场站下车就是,50路公交、高铁巴士2路也能到,交通特别方便。住在附近的居民说:"夏天晚上吃完饭,沿着赣江中大道走到秋水广场,吹着江风看喷泉,这是咱南昌人最舒服的事。"
红谷中大道是实打实的"金融街"。全省八成以上的省级银行、金融机构都在这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总部大楼,还有303米高的绿地双子塔(江西第一高楼)都在这条路上。2024年这儿的金融机构有1403家,一年交税超百亿,说是红谷滩的"财神路"一点不为过。
路上还有万达广场、杉杉奥特莱斯这些商场,上班的人下班就能逛吃,特别方便。地铁1号线的秋水广场站、绿茵路站都从这儿过,公交线也多,修完路后,上班逛街会更顺。
丰和中大道是红谷滩的"交通枢纽线"。一头连南昌西站,每天有10多万人从这儿坐高铁、城际铁路;另一头接红谷隧道,过了江就是老城区。路边还有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绿地国际博览中心,开演唱会、办展销会的时候,这条路最热闹。
它还把红谷滩和九龙湖新城连了起来,对建设未来科学城帮助很大。坐地铁2号线到南昌西站,出来就能上这条路,去周边工厂、写字楼都方便。有位常去南昌西站接人的司机说:"这条路修好了,去西站就不用绕路了,接人能快10分钟。"
修路不只是补坑,更是为了让红谷滩跑得更快
可能有人觉得,修路不就是补补坑吗?其实没这么简单。对红谷滩来说,这9条路是"发展的骨架",骨架硬朗了,整个区域才能跑得更快。
现在的红谷滩,发展势头正猛。2024年GDP达到931.8亿元,在全省城区里排第一;数字经济企业有6000多家,盖房子的产值超1200亿。尤其是VR产业,世界VR大会固定在这儿开,2024年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也搬来了,还拉来了71亿投资。
路修好了,这些资源才能串起来:金融机构之间合作更方便,游客来秋水广场、滕王阁更顺畅,VR企业的货物运输更快捷。就像一位商户说的:"路好走了,人来得多了,生意自然就好了。"
从滩涂到新城,红谷滩用了20多年;这次修路,是为了让它下一个20年走得更稳、更快。等9月1日完工后,走在这9条路上,你会发现:开车不颠了,走路不晃了,红谷滩的样子,又新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