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介绍

答案!8月23日蚂蚁新村今日答案大公开:傣族慢轮制陶是我国哪个地方的传统技艺?

发布日期:2025-08-25 12:29    点击次数:58

各位蚂蚁新村的村民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8月23日,又到了我们揭晓今日蚂蚁新村职业小知识问答答案的时刻了!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探索今天这道充满民族文化韵味的题目吧!

今日蚂蚁新村职业小知识问答题目与答案:

题目: “傣族慢轮制陶”是我国哪个地方的传统技艺?

正确答案: 西双版纳。

延伸展开:为什么答案是西双版纳?

“傣族慢轮制陶”这项古老而独特的技艺,其核心传承地正是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根源。

深厚的历史根基与活态传承:

西双版纳是傣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这里的傣族人民世代沿袭着慢轮制陶的传统。大量证据表明,这项技艺在西双版纳已有超过四千年的悠久历史,堪称中国原始陶艺的“活化石”。至今,在西双版纳的景洪市曼斗村、勐罕镇曼峦站寨、勐海县曼扎寨及勐龙镇等地的部分村落中,仍有工匠在坚守和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艺,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活态文化遗产”。

独特的工艺特征:

傣族慢轮制陶最核心的特点在于“慢轮”和“手工”。与常见的快轮制陶不同,西双版纳的傣族陶匠使用一个简单的木质转轮(慢轮),用手或脚趾缓慢拨动。陶泥在慢速旋转中,完全依靠匠人的手感、经验和技巧进行手工塑形、拍打(常用有纹饰的木拍)和修整。这种工艺制作出的陶器,胎体往往比较厚重,表面留有自然的手工痕迹和独特的印纹(如篮纹、网纹),质朴而充满原始美感,与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特征高度一致。

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西双版纳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和傣族傍水而居的生活习性,为慢轮制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制陶所需的优质黏土就地取材,燃料也取自周边环境。傣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对水、土、火自然联系的深刻理解,直接促成了这项技艺的诞生和发展。成品陶器(如水罐、蒸锅、茶壶、酒器、宗教礼器等)透气性好,非常适合当地湿热气候下储存水、酒和粮食,体现了傣族人民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

明确的非遗认定:

最重要的官方认定依据来自于2006年。这一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申报和认定的地区,明确无误地指向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这份最高级别的文化遗产认定,权威性地确认了西双版纳作为傣族慢轮制陶技艺核心传承地的地位。

独特的文化身份与传承方式:

在西双版纳,傣族慢轮制陶不仅仅是门手艺,更是傣族文化身份的重要象征。它深刻反映了傣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如佛教礼器)和审美观念。历史上,这项技艺主要由妇女世代相传,部分地方甚至有不传儿女只传儿媳的习俗,形成了独特的性别传承谱系。如今,虽然传承方式更加多元(如家庭作坊、学校培训、旅游体验),并面临着现代化冲击(如快轮和机器的部分使用),但其文化根基和核心工艺特征依然深深植根于西双版纳这片土地。

因此,无论是从历史渊源、核心工艺、地理分布、文化内涵,还是最权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来看,“傣族慢轮制陶”作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传统技艺,都是确凿无疑的答案。它不仅是西双版纳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如果觉得有帮助,别忘了点赞支持一下,也欢迎关注我,每天第一时间获取蚂蚁新村的最新答案和背后的文化小知识!我们明天见!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上一篇:一份菜市场的采购清单,国安局专家发现清单上物品的单价,连起来是一个IP地址
下一篇:中国医科大学什么档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但在医学界响当当的“宝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