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电竞介绍

渤海实弹射击:历史要塞上的现代军事演练

发布日期:2025-09-18 23:45    点击次数:129

渤海湾南部,一组精确的经纬度坐标划出的临时禁航区,背后是千年海防史与现代化军事训练的深度交融。

2025年9月初,渤海湾南部海域划定出一片临时禁航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进行实弹射击训练。这片看似普通的海域,却承载着从戚继光抗倭到甲午海战,直至现代海上军事训练的历史积淀。

坐标显示,射击区域位于渤海湾南部,历史上正是明代海防要塞分布的核心区域。

这片海域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海防历史,也展现了现代军事训练的科技含量与战略思维。

01 历史军事地理:千年海防要塞的现代使命

渤海湾南部的实弹射击区域位于历史上明代海防要塞分布的核心区。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登州升格为府,并修筑了备倭城——蓬莱水城。

蓬莱水城又称备倭城,北面临海,南接府城,背山控海,地势险要,是明代典型的海防要塞。

这座水城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以小海为中心的海港建筑;二是以水城为主体的军事防御设施。

蓬莱水城的设计展现了高超的军事智慧。水城内的小海面积达70000平方米,是停泊船舰、操练水师的场所。

其巧妙之处在于小海北端设置了迂回缓冲地段,加上平浪台和防波堤的规划,使得即使水门外海浪汹涌,小海内却风平浪静,船舰无须候潮,可任意出入。

这次实弹射击区域的坐标与1894年甲午海战发生位置(约38°N)仅相差约1个纬度。甲午海战发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而本次射击区域位于37°N附近。

两地同属渤海海域,但军事价值各异。大东沟海域地处渤海出海口,战略地位重要;而渤海湾南部海域相对封闭,更适合进行保密性强的实弹射击训练。

射击区紧邻黄河三角洲,这个区域因泥沙淤积形成了天然屏障。历史上,这种地形特征就是舰船避风与隐蔽训练的优选地。

从元代海运漕粮路线图来看,这片海域因其特殊的水文条件,既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又是海上交通的要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

02 国防科普:实弹射击的战术考量

现代实弹射击训练有着精密的战术设计和科学支撑。连续两天选择04:00-22:00时段进行训练,覆盖了全天光照时间,符合现代部队“从拂晓到黄昏”的全时段作战训练要求。

这种安排与现代军事训练理念的发展息息相关。正如近期一次陆军装甲分队战斗射击考核所展现的,部队训练遵循“按纲施训、科学组训”原则,将 “真、难、严、实”要求贯穿训练考核全程,全面提升官兵遂行作战任务能力。

9月初的渤海海域气象条件极为适合军事训练。这一时期,渤海海域平均能见度达10公里,且避开了7-8月的台风季和冬季结冰期。

这种时间选择体现了军事行动对海洋气象数据的精准应用。优化的气象条件不仅能提高训练效果,还能最大限度保证训练安全。

实弹射击区域的东西跨度约18海里(经度差0.3°),这符合中小型舰艇编队机动射击的典型战术单元规模。

从这个细节可以推测,此次参演部队可能是一支精锐的中小型舰艇编队,进行的可能是精确打击和多目标协同作战训练。这种训练规模既能够有效检验战术战法,又不会过于耗费资源,体现了现代军事训练的精确化和高效化。

03 坐标解读:理性看待军事禁区信息

军事禁航区坐标的公布往往引发公众过度解读,实际上需要理性分析。多数人看到经纬度数字容易产生恐慌,但其实本次公布的矩形区域面积约900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市区面积的1/5,实际影响范围有限。

坐标中“37-45.40N”等标注方式完全符合国际航海通告标准,但普通公众常误读为神秘代码。事实上,这些坐标标注方式源于国际通用的NMEA-0183协议。

这是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National Marine Electronics Association)为海用电子设备制定的标准格式,现已成为所有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通用的数据输出格式。

对比民航禁飞区通告,军事禁航坐标精确到分(1/60度),体现了国防透明度的提升。现代军事行动需要在保密与透明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保障军事行动的安全性和突然性,又要确保民用航行安全。

大众需要建立对专业信息的理性认知框架,理解军事坐标公布的科学标准和实际意义,避免过度解读或误解。

04 训练价值:从历史到现代的连续演进

渤海海域的军事训练价值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明代蓬莱水城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精巧的设计,成为停泊战舰、驻扎水师军队、出海巡哨的军事要塞。

现代实弹射击训练区域的选择,继承了历史智慧,又融入了现代军事科技和战略思维。

渤海湾作为内水,其地理特性具有独特军事价值。渤海湾岛屿众多,导弹可以由陆地对海发射,打击水面目标;也可以由水面对陆发射,对岛上目标实施打击,这种实弹演练更加贴近实战。

同时,渤海湾属于内水,任何国外的舰机都没有机会实施抵近侦察的可能,这对于保密性强的军事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军事训练强调实战化和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正如近期一次陆军装甲分队考核所展现的,训练中设置了复杂特情:当“油温上升过快,接近临界值”时,车组人员需要结合装备特点,果断进行散热降温处置。

这种实战化训练要求官兵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05 技术支撑:现代军事训练的科技基础

现代实弹射击训练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为军事训练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该系统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原理是通过多颗卫星到接收器距离的相交点确定位置。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和速度,现代军事装备往往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差分定位、AGPS(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双频定位等。

NMEA-0183协议定义了多种数据输出语句,如$GPGGA(全球定位数据)、$GPRMC(推荐最小数据)等。这些标准化数据格式使得位置信息可以在不同系统和平台间交换和共享,为军事训练提供了技术支持。

06 战略意义:渤海实弹射击的多维价值

渤海实弹射击训练具有多重战略价值。从战场建设角度看,这种训练能够检验武器装备性能,锤炼部队实战能力,完善作战预案。

从战略威慑 perspective,公开展示实弹射击能力,能够传递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

在国际政治层面,这种训练也是一种外交语言的补充。正如分析指出,在国际局势不断变化,海洋争端频繁出现的背景下,通过实弹射击,能够传达出“不惧威胁”的决心,巩固海上防线。

军事训练透明化与国防自信相辅相成。适度公开军事训练信息,展示国防现代化成果,既能够增强国民信心,又能够向国际社会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现代军事训练不再是神秘莫测的代名词,而是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综合体系。

渤海湾实弹射击的区域选择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智慧。明代蓬莱水城“结合地形和军事要求作自由布局”,其北、西、东三面城墙均建有敌台,伸出城外5.5米,高与城齐。

两座炮台与水门呈犄角之势,控制出进海路,构成严密防御体系。

今天的人民军队同样借助渤海独特地理环境,在历史要塞区进行现代实弹射击训练,继承中发展了中国海防的千年智慧。



上一篇:委内瑞拉局势紧张,中国设备到位引发美军压力,地区动荡或将升级
下一篇:我给将军当了20年警卫,退休时将军避而不见,勤务兵给我一封“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