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上唯一一次轰炸美国本土任务的日本水上侦察机
偏僻的俄勒冈森林上空,一架小型飞机悄然掠过,投下的不是胜利,而是日后和解的种子。
1942年9月9日清晨,美国俄勒冈州艾米丽山笼罩在薄雾中。森林防火瞭望员霍华德·加德纳正准备早餐时,一架陌生的小型飞机低空飞过。几小时后,他在森林中发现了缕缕白烟——这不是普通的山火,而是美国本土历史上首次遭到外国飞机空袭的现场。
执行这次特殊任务的,是日本海军飞行员藤田信雄。他驾驶一架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从潜伏在海岸附近的日本“伊-25”号潜艇上弹射起飞,向美国森林投下了两枚76公斤重的燃烧弹。
一、 杜立特空袭的意外后果
这次空袭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报复性行动。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空袭东京,打破了日本本土不可侵犯的神话。空袭并未造成大规模破坏,却深深震撼了日本军方。为挽回颜面,日本海军在三天内急迫地制定了对美国本土的反击计划。
由于日本缺乏远程轰炸机,他们采取了非常规方案——利用潜艇搭载小型水上飞机进行偷袭。日本海军选择了伊-25号潜艇执行这项任务,这是一艘可搭载侦察机的大型潜艇,曾参与珍珠港事件后的作战行动。
二、 潜艇与飞机的奇特组合
伊-25号潜艇搭载的零式小型水上侦察机(代号E14Y1,盟军称“格伦”)全长仅8米,机翼可折叠,便于存储在潜艇舱内。这种飞机由潜艇甲板上的吴1号4型弹射器发射,这种19米长的弹射器采用压缩空气动力,可将1.6吨重的飞机弹射升空。
攻击流程极为复杂:潜艇浮出水面后,船员需在甲板上组装飞机,安装浮筒和机翼,然后将飞机吊装至弹射器。起飞后,飞机需独自执行任务,然后返回潜艇所在海域降落水面,再由吊车回收到潜艇上。整个过程中,潜艇暴露在海面极易遭受攻击,而飞机回收更是危险重重。
三、 两次徒劳的空袭行动
1942年8月15日,伊-25号潜艇从横须贺军港悄然出发,前往美国西海岸。9月9日凌晨,潜艇在俄勒冈州海岸25英里外浮出水面。飞行员藤田信雄和侦察员奥田省三驾驶装载两枚燃烧弹的小型飞机升空。这种燃烧弹设计独特,每枚装有520个铝热剂子弹,可产生高达1500摄氏度的温度。
藤田深入美国内陆约70公里后,在艾米丽山上空投下炸弹。他原本期待看到熊熊大火,但因林区前晚刚下过雨,树木潮湿,火势未能有效蔓延。森林警卫队及时发现并扑灭了小火,现场只留下一些炸弹碎片。9月29日,藤田进行了第二次空袭,结果同样不尽人意。两次空袭仅造成不足1000美元损失,没有人员伤亡。
四、 历史意义与遗产
事件引发了西海岸的恐慌,城市纷纷实施防空措施,罗斯福政府也借此加强了对日裔美国人的管制。
当年投弹地点那块著名的木牌上写着:“日本轰炸地点:1942年9月9日二战期间,日本潜艇发射的飞机对美国本土投下4枚炸弹,其中一枚在此处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