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人的黑色幽默:十年磨一剑,磨到没社保?
我是老Q,江湖人称“Q工”,一名在江湖上“挑刺”超十年的质量工程师。最近我发现自己数年的质量工作经历属于“三无人员”:无合同、无社保、无尊严。我们给企业做产品质量检测、ISO体系认证等,自己的权益却连“最低合格线”都够不着。辗转数家企业,从事质量工作时社保账户比实验室的纯净水还干净——清澈见底,分文不存。放弃质量专业改学财税,好不容易才赚了个低保。
记得刚拿到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人事部盖章的中级“质量工程师”证书时,满怀热情地在合资企业、最佳雇主企业等数家企业里为达到99.99%的质量合格率目标而努力奋斗,HR却没给办社保缴纳手续(说社保只有广东户籍才能买),离职时连员工自己出钱买的工装还要求剪掉厂标(外部审核时要求说工装不收费)。
老板是“PPT融资大师”,台上大谈“高质量发展”,台下却暗示HR:“质量哪有现金流重要?”质量部门负责把产品缺陷从5%熬到0.01%,HR负责把社保从100%熬到0。HR观点:“质量部门不是信仰零缺陷吗?零社保也是零啊!”,逻辑鬼才,该给HR鼓掌。HR经理那句"民营企业都这样"的经典台词,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理不直气也壮"。
十年里,我练就了一身本领:能用鱼骨图找根因,却找不到自己的社保编号;会算质量经济账,却算不清退休能领几毛;能写质量文件,却写不出一份完整的社保缴纳记录。最讽刺的是,质量人天天教别人“持续改进”,自己的权益却持续被改没。我那跌宕起伏的前半生受到特大水灾、海啸、911、非典疫情、冰灾、台风、新冠疫情、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专户被跨省牵连扣划、父亲去世、母亲生病卧床等灾难性事件的影响,没顾得上学法律追缴社保。
朋友劝我仲裁、诉讼,我苦笑:仲裁、诉讼排队比迪士尼还长,排到我都退休了。再说,老板们把公司法定代表人更换成司机、保安等人或注销公司,大企业出得起大红包,公共关系处理得好,告谁去?劳动监察的电话,永远打不通老板的“关系网”。当员工试图用FMEA(潜在失效模式分析)评估维权风险时,发现企业早把"员工依法维权"列入了最高级别风险项并做好了防控措施。
质量人不是矫情,我们只是想要最基本的尊重。我们的工作有助于中国生产的产品在质保期内少出问题、不出问题、远销海外......,却换不来一纸合同、一个社保账号。敢情我们保证产品质量,却保证不了自己的晚年质量?
今天斗胆把段子写出来,不是卖惨,是给所有“老Q”提个醒:别让老板把“质量第一”挂在墙上,却把“社保最后”藏在心里。也恳请有关部门,查账时顺便看看这些“零社保高质量”企业,他们的PPT再漂亮,也遮不住员工眼里的失望。
如果这篇小文能让屏幕那头的你笑完叹口气,转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别让十年磨一剑,最后磨成牙签——还扎自己手。
@税务部门@人社局,质量人的“养老钱”该追追了!法律写的是“社保由用人单位缴纳”,不是“自己看着办”。
(质量老Q看着低于社平的社保账户泣血成文,愿天下劳动者都能有尊严地老去,而不是在仲裁、诉讼大厅里排队补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