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新王“登基”
【引言】
2025年8月28日,A股市场发生了一件“颠覆历史”的大事。年轻的AI芯片股寒武纪-U以1587.91元的股价击败“老股王”贵州茅台,登顶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这家8年来长期亏损的芯片公司,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从寒酸到辉煌,寒武纪用两年半涨了25倍的神话,掀起了资本市场的狂热:是科技突围的象征,还是泡沫膨胀的开端?透过寒武纪的"芯片奇迹",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了中国经济从消费驱动向科技创新切换的“隐形车轮”?今天,我们就来拨一拨这层剥开不完全的“洋葱”。
---
【第一高潮】
茅台倒下了,而寒武纪站了起来,这一幕像极了武侠小说中,老侠客一招不稳被年轻人“挑落马下”。资本市场也响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科技兴国”的呼声与“非理性狂热”的质疑:“一个长期亏损的芯片公司凭什么荣登巅峰?”但也有人笃信,这标志着一场新的资本“革命”已经开始。在AI芯片国产替代的想象空间里,寒武纪代表了一种未来的方向。但问题是,这个方向会是绿灯畅通,还是红灯连连?别急,这故事才刚开始。
---
【发展过程】
寒武纪为什么能被资本如此追捧?我们简单拆分一下。
第一层:寒武纪公布了一份“天亮”般的半年报——营收28.81亿元,同比暴增4347.82%;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这数字像极了一双高跟鞋,瞬间把寒武纪“撑”了起来,也让投资者看到了赚钱的希望。
第二层:政策利好加身。AI芯片替代是国家意志,美国的技术“封锁”反而变成了寒武纪迈向新高的契机。国家算力建设提速,行业需求被刺激得一飞冲天。
第三层: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外资甚至被动指数基金都争相拥抱寒武纪,导致股价涨起来就下不来。
但老百姓怎么看?一位资深股民张大爷摇着头说:“葡萄好不好吃我们不知道,这待遇(寒武纪的高估值)是稀罕得很,但咱散户还是怂,不敢碰。”而年轻玩家王同学则在股吧刷屏:“寒武纪开脑洞,老茅台问题酒,怎么选还不一目了然吗?”
---
【第一低潮】
寒武纪站上了顶峰,但顶峰的风说冷也真冷。冷在哪里?我们需要从三个隐忧说起。
第一,寒武纪的高估值让人直冒冷汗。截至8月28日,其动态市盈率超过了5000倍,是英伟达的100倍,是行业平均值的50倍。看到这里,跪着吃瓜的散户们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自己刚买入就成了“接盘侠”。
第二,寒武纪这只“科技小白兔”能跑多久仍是未知数。虽然现在迎来“爆发期”,但从盈利模式到产品技术依然存在不小的压力。行业龙头英伟达的技术迭代速度让人目瞪口呆,寒武纪会不会“后来者”,却成不了“后来居上”?
第三,熊市反扑。市场中不少机构提前套现离场,冷静地把筹码甩在了别人手里。以万家基金为例,曾一度将寒武纪列为第一大重仓股,但最终在2024年底果断清仓,赚了个“叫好又叫座”。这些“聪明钱”的离去,又透露了什么信号?
资本的狂热与冷静在这里上演“真人秀”,寒武纪卡位的是时代的风口,但能不能抓住下一个“资本支点”?泡沫与价值之间,只有时间能给答案。
---
【第二高潮】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寒武纪的故事进入了稳定期时,一个更大的悬念冒了出来——“寒武纪的野心或许并非芯片,而是‘AI未来’”。这种观点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寒武纪的“推理芯片”重新定义了AI算力的未来。它的思元590采用了7nm工艺,据说能效比直追英伟达的A10。更有趣的是,它已经开始切入医疗、金融等垂直行业,为芯片找到“更接地气的落脚点”。某种意义上,寒武纪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和整个AI+产业链开始深度捆绑。
与此同时,全球AI市场的“东风”也燃起了一场金钱的“大火”。从ChatGPT到百度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的算力需求直接带动了“寒武纪们”的收入飙升。市场甚至继续炒作“中国英伟达”的故事:一个道理,别人有的你也得有!
当然,故事讲得再好,也要埋下“荆棘”——国产芯片与国际巨头的研发差距依然存在,与茅台的盈利稳定性相比,寒武纪的前路更显漫长。
---
【第二低潮】
自严峻的寒潮背后,新一波质疑随之而来。“泡沫论”高调回归:寒武纪的高估值依然让大量投资者望而却步;此外,技术竞争的残酷性让人不免担心,寒武纪是不是只会成为资本追逐的“短期投机品”?
与此同时,寒武纪的国产芯片出货量能否在中期内进一步提升,仍是一个问号。目前,不少AI企业更倾向于追求“短平快”的解决方案,而寒武纪的产品路线与此存在天然的张力。某些软件公司甚至直接弃用第三方芯片,自主研发。
来自资本市场的内部矛盾也在扩大。部分指数基金继续被动加码寒武纪,而主动型基金则周期性清仓。多空分歧加剧,使得寒武纪的风险与机遇越发成正比。
---
【写在最后】
寒武纪的王座,到底是“登基”还是“登天”?虽然寒武纪的崛起象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可能性,但它的结构性风险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当当下盈利与长远价值之间的矛盾开始拉锯时。或许,我们应该感谢资本市场的想象力,也应该再思考:当寒武纪被强行捧为“芯片股王”,是对它的“肯定”,还是对股市系统性泡沫的提醒?未来几年,或许是答案揭晓的关键。
---
【小编想问】
寒武纪的疯涨与茅台的退潮,真的是市场选择了科技而遗忘了酒瓶,还是资本热爱讲新故事就厌恶旧辉煌?“寒武纪”光芒万丈的一刻,风险和机会,你选哪一个?留言,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