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曝光!以军用微软监控巴勒斯坦人,微软回应:立即停止服务!
说真的,这事儿真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来。微软,对,就是那个我们天天用的Windows和Office的微软,周四自己站出来,亲口认了,还叫停了一件大事。一件什么事呢?以色列军方,一直在用他们家的云服务,搞大规模监控,对象是巴勒斯坦人。这消息,就像一块石头砸进本来就不平静的水里,浪花溅得老高。要知道,自从新一轮巴以冲突打响,这可是头一回有美国科技大公司公开说“不”,撤回给以色列军方的服务。这信号,太不寻常了。
微软那位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在公司博客上发了个声明。那措辞,真是小心翼翼到了极点,每个字都像是用尺子量过,生怕说错一个。但你仔细扒拉扒拉,里面的信息量简直了。他说,经过初步调查,媒体报道的那些事儿,基本是真的。所以,微软已经“停止并禁用”了以色列国防部某个部门正在用的一套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捅出来的?
一切还得从今年八月说起。那时候,英国的《卫报》伙同两家以色列本地媒体,一家叫《+972杂志》,一家叫《LocalCall》,联手搞了个深度调查。这一查不要紧,直接揭开了一个让人后背发凉的内幕。
矛头直指以色列军方那个如雷贯耳的8200情报部队。这支部队在以色列可不是一般的存在,简直就是神话,被叫做“硅谷的孵化器”,以色列一票科技公司的老板,好多都是从这儿出来的。可这次,他们引以为傲的技术,用在了一个让人心里发毛的地方。
报道说,8200部队一直在用微软的Azure云平台,干嘛呢?储存和分析海量的巴勒斯坦人的通话数据。你想想那个画面,那不是简单的谁给谁打了电话,连通话内容本身都可能在里面,数百万生活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人,他们的每一次通话,每一次私语,都可能变成数据,静静地躺在云端服务器里,被人翻来覆去地分析。
面对这种几乎是指着鼻子说的指控,微软想再装聋作哑,已经不可能了。史密斯那个声明,简直可以写进公关教材。他先是赶紧划清界限,说“微软不提供用于大规模监控平民的技术”,姿态摆得很高。然后话锋一转,承认“已经找到了支持《卫报》报道内容的证据”。你看,先撇清自己,再承认事实。
所以,微软动手了,通知以色列国防部,你们那个订阅和服务,我们停了。但这步棋走得那叫一个精妙。史密斯特地加了一句,说这个举动啊,不会影响我们给以色列还有中东其他国家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
这话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把“坏”生意和“好”生意切开。既要回应外界排山倒海的道德压力,保住公司形象;又要死死攥住那些利润丰厚的政府大单,一分钱都不能少赚。商业利益和道德责任之间那根钢丝,微软走得是战战兢兢。那边呢,一个以色列安全官员轻飘飘地回了一句,“以色列国防军的作战能力没有受到损害”。听着像是在灭火,好像在说:别大惊小怪,小事一桩。
其实这也不是微软头一回沾上这浑水了。今年早些时候,就有风声说以色列情报机构高度依赖微软的云服务。但当时微软自己查了查,发了个声明,结论是:没发现违规。
才几个月啊,风向就全变了。更具体的证据,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被剥开,摆在了全世界面前。微软再也捂不住了,只能自己推翻自己之前的结论。这次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核心是“对平民的大规模监控”。这根红线,太敏感了,它和那种传统的军事应用,有着天壤之别。
技术的“中立性”?在这种时候,这个词显得特别苍白。微软Azure,全球第二大云平台,它的算力是何等强大。可当这种力量被用来系统性地、无差别地侵犯一个群体的隐私时,那个卖工具的人,还能理直气壮地说“我只负责卖,怎么用不关我事”吗?显然不能。
微软的纠结,又何尝不是整个硅谷的困境。那个曾经喊着“不作恶”,代表着创新、自由和连接世界的硅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悄悄地成了美国军事工业复合体的一颗新心脏。从AI到云计算,科技巨头和军方的合作,越来越深,也正在改变战争的样子。
还记得2018年吗?谷歌内部为了一个叫“马文项目”(ProjectMaven)的东西,闹得天翻地覆。成千上万的员工联名抗议,他们不愿意自家的AI技术被用来分析无人机视频,去帮军方更高效地杀人。那场风波,最后逼得谷歌退出了项目,成了科技行业道德觉醒的一个标志。
但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这条路。亚马逊的AWS到现在还跟美国中情局签着几十亿的大合同呢。微软自己,手里也握着跟美国军方几百亿美元的云计算订单。商业的巨大诱惑和道德的反复拷问,就像天平的两端,让这些巨头们摇摆不定。
从生意上看,停掉以色列国防部这一项特定的服务,对微软那庞大的云业务帝国来说,可能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它的象征意义,真的不能小看。它至少说明,科技公司开始公开承认,自己的技术会被滥用,并且,他们愿意为此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做一点点。
这件事也给所有科技公司提了个醒:在世界政治的雷区里做生意,没那么简单。技术越强大,责任就越重。怎么确保你创造出来的这些“神兵利器”不被滥用,已经成了整个行业躲不开的问题。微软说正在加强服务条款的执行,要搞更严格的监督。这算是亡羊补牢吧。
微软这个决定,虽然迟了点,但总归是迈出了一步。在一个技术狂飙的时代,我们需要的,真的不只是更快的芯片和更聪明的算法。我们更需要那些掌握着技术权柄的公司,能守住一条道德的底线。因为那个道理,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技术,它应该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好,而不是变成压迫人的工具。